1.青铜是金属冶铸史上最早的合金,是在纯铜(紫铜)中加入( )的合金。
A.锡或铅
B.镁
C.铝或钛
D.镍
查看答案解析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化学知识。
第二步,青铜是金属冶铸史上最早的合金,在纯铜(紫铜)中加入锡或铅的合金,有特殊重要性和历史意义,与纯铜(紫铜)相比,青铜强度高且熔点低。青铜铸造性好,耐磨且化学性质稳定。青铜发明后,立刻盛行起来,从此人类历史也就进入新的阶段——青铜时代。
因此,选择A选项。
2.在艺术领域,( )以意象、意识、黑色幽默、荒诞、魔幻为表现手法。
A.浪漫主义
B.现代主义
C.现实主义
D.古典主义
查看答案解析
【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化常识。
第二步,现代主义提倡从人的心理感受出发,表现生活对人的压抑和扭曲。在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中,人物往往是变形的,故事往往是荒诞的,主题往往是绝望的。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一是以表现主义,未来主义,象征主义为创作流派;二是以意象、意识、黑色幽默、荒诞、魔幻为表现手法;三是以表现现代生活为主要内容。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
A项: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A项错误。
C项:在艺术上,现实主义指对自然或当代生活做出准确地描绘和体现。现实主义摒弃理想化的想象,而主张细密观察事物的外表,据实摹写,它包含了不同文明中的许多艺术思潮。C项错误。
D项:古典主义,主张拥护中央集权,尊崇王权,歌颂君主;崇尚理性,克制个人情欲,有严格的艺术规范和标准。D项错误。
3.新疆特征为“三山夹两盆”,地形地貌多样。下列哪项不属于这里所说的“三山”:
A.昆仑山
B.天山
C.祁连山
D.阿尔泰山
查看答案解析
【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人文地理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三山夹两盆是指位于亚洲中国境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的一个特殊地形,山脉与盆地相间排列,盆地被高山环抱。三山是指最北的阿尔泰山,南为昆仑山,中部为天山山脉,两盆是南部的塔里木盆地和北部的准噶尔盆地。其中不包括的是祁连山。祁连山脉,位于中国青海省东北部与甘肃省西部边境,是中国境内主要山脉之一,素有“万宝山”之称,蕴藏着种类繁多、品质优良的矿藏。
因此,选择C选项。
4.下列关于联合国的表述,正确的是:
A.联合国共有5种工作语言
B.总部设立在瑞士日内瓦
C.1970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联合国的行政首长是联合国秘书长
查看答案解析
【答案】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化常识。
第二步,联合国,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立的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政府间国际组织。1945年10月24日,在美国旧金山签订的《联合国宪章》生效,联合国正式成立。联合国首席行政长官是联合国秘书长。D项的说法正确。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
A项:联合国工作语言有6种:中文、英文、法文、俄文、阿拉伯文、西班牙文。A项错误。
B项:联合国总部在美国纽约,在瑞士日内瓦、奥地利维也纳等地设有办事处。B项错误。
C项: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大会第26届会议第1976次全体会议上,就“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组织中的合法权利问题”进行表决的决议。该决议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多数通过。主要内容为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承认她的政府的代表为中国在联合国组织的唯一合法代表并立即把蒋介石的代表从它在联合国组织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所非法占据的席位上驱逐出去。C项错误。
5.下列常识中,正确的是:
A.陈醋、啤酒、绿茶等都是经过发酵而成的
B.碳酸氢钠是强碱与弱酸反应后生成的酸式盐,高温下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可作为食品制作过程中的膨松剂,能使面包松软多孔
C.人感到紧张时实为体内的甲状腺素在起作用
D.为使果汁长期保鲜,可在其中加入大量防腐剂
查看答案解析
【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生物医学知识。
第二步,碳酸氢钠是一种无机化合物,是强碱与弱酸中和后生成的酸式盐,白色粉末或细微晶体,无臭,味咸,水溶液呈微碱性。受热易分解,在潮湿空气中缓慢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可作为食品制作过程中的膨松剂,使面包松软多孔。B项说法正确。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
A项:发酵指人们借助微生物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的生命活动来制备微生物菌体本身,或者直接代谢产物或次级代谢产物的过程。如酸奶、干酪、面包、啤酒、白酒、黄酒、酱、醋等。绿茶,简单分为杀青、揉捻和干燥三个步骤,其中关键在于杀青。鲜叶通过杀青,酶的活性钝化,内含的各种化学成分,基本上是在没有酶影响的条件下,由热力作用进行物理化学变化,从而形成了绿茶的品质特征。绿茶不需要发酵,A项错误。
C项:紧张会分泌大量的甲状腺激素、多巴胺以及肾上腺激素等,而这些激素都属于应激激素,一般在人体紧张或者处于应激状态下会大量分泌。人紧张时,肾上腺素也会大量分泌。所以人体紧张是体内甲状腺素和肾上腺素等激素共同作用。C项错误。
D项:存储时间较长的浓缩饮料或果汁一般都需要添加防腐剂,果汁饮料的防腐剂主要有二氧化硫和苯甲酸,其中二氧化硫并不是长效的防腐剂,还会与醛和基团结合,而醛和酮类对人体是有害的。大量使用的说法错误。D项错误。
6.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为元代儒客文人智慧精髓,包括杂剧和散曲。下列选项中,属于元曲的有:
A.郑光祖的《倩女离魂》
B.曹雪芹的《红楼梦》
C.白朴的《墙头马上》
D.金松岑、曾朴的《孽海花》
查看答案解析
【答案】A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第二步,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为元代儒客文人智慧精髓,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关汉卿的《拜月亭》、王实甫的《西厢记》、白朴的《墙头马上》和郑光祖的《倩女离魂》是元代四大爱情剧。
因此,选择AC选项。
【拓展】
B项:《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其通行本共120回,一般认为前80回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后40回作者为无名氏,由高鹗、程伟元整理。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大荒山青埂峰下顽石幻化的通灵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些闺阁佳人的人生百态,展现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剧美,是一部从各个角度展现中国清代社会百态的史诗性著作。B项排除。
D项:《孽海花》是清末民初金松岑、曾朴创作的长篇谴责小说。该小说采用隐喻的手法,以苏州状元金汮和名妓傅彩云的经历为线索,展现了同治初年至甲午战争三十年中国社会政治文化生活的历史变迁。书中笔墨最为集中也最成功的是对封建知识分子与官僚士大夫的刻画,突出虚伪造作和庸腐无能。D项排除。
7.光的折射与光的反射一样都是发生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只是反射光返回原介质中,而折射光线则进入到另一种介质中。下列选项中,体现了光的折射现象的有:
A.水中的倒影
B.海市蜃楼
C.水中折断的筷子
D.星光闪烁
查看答案解析
【答案】BC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物理知识。
第二步,光的折射是指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从而使光线在不同介质的交界处发生偏折的现象。
B项:当光线通过下方温度低、密度大的大气时,会向下折射,我们的大脑中显现的远处景象就会比实际位置高。而在某些条件下,如沙漠中,光线先因折射改变角度,然后可能发生全反射,形成海市蜃楼。因此,海市蜃楼是光的折射和全反射共同作用的结果。B体现了光的折射。B项正确。
C项:水中的筷子由于筷子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传播方向发生了偏折,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看到筷子在水中的部分是折断的。此时看到的“筷子”实际上是筷子的像,所以在我们的视线中,容易发生筷子“断”了这样的偏差。是光的折射形成的。C体现光的折射。C项正确。
D项:当繁星发出或反射的光线穿过大气层时,由于大气层的运动,疏密不断变化,大气层对星光折射的折射光线的方向也在不断变化,所以星光闪烁。D体现光的折射。D项正确。
因此,选择BCD选项。
【拓展】
A项: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A项排除。
8.民事诉讼中的回避制度是指在民事诉讼中,审判人员以及其他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审理的有关人员,在遇有法律规定的回避情形时,不得参与案件的审理,已经参与的要退出该案诉讼程序的制度,下列选项中,属于回避适用人员的有:
A.审判人员
B.证人
C.鉴定人
D.翻译人员
查看答案解析
【答案】AC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民事诉讼法知识。
第二步,根据2024年版《民事诉讼法》第四十七条规定,审判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有权用口头或者书面方式申请他们回避:(一)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近亲属的;(二)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三)与本案当事人、诉讼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公正审理的。审判人员接受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请客送礼,或者违反规定会见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当事人有权要求他们回避。审判人员有前款规定的行为的,应当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前三款规定,适用于法官助理、书记员、司法技术人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
因此,选择ACD选项。
三、判断题
9.财政转移支付是以各级政府之间所存在的财政能力差异为基础,以实现各地公共服务水平的均等化为主旨,而实行的一种财政资金转移或财政平衡制度。( )
A.正确
B.错误
查看答案解析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宏观经济政策知识。
第二步,财政转移支付是以各级政府之间所存在的财政能力差异为基础,以实现各地公共服务水平的均等化为主旨,而实行的一种财政资金转移或财政平衡制度。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自上而下的纵向转移,二是横向转移,三是纵向与横向转移的混合。
因此,本题正确。
10.用人单位单方面解除职工劳动合同时,可以事先将理由通知工会。( )
A.正确
B.错误
查看答案解析
【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劳动合同法知识。
第二步,根据2012年版《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三条,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应当事先将理由通知工会。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会有权要求用人单位纠正。用人单位应当研究工会的意见,并将处理结果书面通知工会。因此题干中关于“可以”的表述错误。
因此,本题错误。
【拓展】
2007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根据2012年1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决定》修正。
根据2012年版《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