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毛泽东在七大预备会议的报告中说“决议案上把好事都挂在我的账上,所以我对此要发表点意见。写成代表,那还可以,如果只有我一个人,那就不称其为党了。”毛泽东的这些言论最能说明毛泽东思想是:
A.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B.中国革命实践的产物
C.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D.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查看答案解析
【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毛泽东思想概述知识。
第二步,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2)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和经验总结。(3)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集体智慧的结晶。(4)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题干中“写成代表,那还可以,如果只有我一个人,那就不称其为党了。”说明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因此,选择C选项。
2.(单选题)质量互变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之一。它揭示了由于事物内部矛盾所决定的由量变到质变,再到新的量变的发展过程。下列选项中能体现二者辩证关系的是:
A.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B.乱生于治,怯生于勇
C.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D.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查看答案解析
【答案】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知识。
第二步,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和量变是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意思是走一千里路,是从迈第一步开始的。比喻事情的成功,是从小到大逐渐积累起来的。它是质量互变规律在生活中的实际表现,告诉我们要注重量的积累。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A项:“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指的是流动的水不会发臭,经常转动的门轴不会腐烂。比喻经常运动的东西不易受侵蚀。体现的是运动是事物的存在方式。A项排除。
B项:“乱生于治,怯生于勇”中“乱”与“治”、“怯”与“勇”是矛盾中对立统一的双方,体现了矛盾双方在条件下的相互转化。B项排除。
C项:“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指的是“道”创生万物的过程,将道作为世界万物的本原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C项排除。
3.(单选题)1941年3月,八路军三五九旅进驻了作为陕甘宁边区南大门的南泥湾,一边练兵,一边屯田垦荒。正是在开荒过程中,培育和形成了以( )为核心的“南泥湾精神”。
A.自力更生、丰衣足食
B.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C.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D.艰苦奋斗、勤俭节约
查看答案解析
【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共党史知识。
第二步,1941年3月,八路军三五九旅进驻了作为陕甘宁边区南大门的南泥湾,一边练兵,一边屯田垦荒。正是在开荒过程中,培育和形成了以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为核心的“南泥湾精神”。基本是取暖凭烧火,充饥靠野菜,开荒靠双手,就在这样艰苦卓绝的环境中,让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发挥到了极致。硬是在一年以后,让部队实现粮食自给,并且是以瓜果、红薯、山药为主,每天都能吃上两干一稀的正常标准。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南泥湾精神的核心和本质就是艰苦奋斗、自力更生。1941年3月,八路军三五九旅进驻了作为陕甘宁边区南大门的南泥湾,一边练兵,一边屯田垦荒。正是在开荒过程中,培育和形成了以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为核心的南泥湾精神。
4.(单选题)()是解决生产、建设管理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这类决策通常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决策者依法照章办事即可。
A.程序性决策
B.非程序性决策
C.确定型决策
D.不确定型决策
查看答案解析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行政管理知识。
第二步,程序性决策是指决策者对所要决策的问题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先例可参考的,结构性较强、重复性的日常事务所进行的决策。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B项:非程序性决策,是指决策者对所要决策的问题无法可依、无章可循,无先例可供参考的决策,是非程序性的、非结构性的决策。B项排除。
C项:确定型决策,是指决策者对决策对象的自然状态和客观条件能够确定,决策目标也非常明确,对决策实施的结果也能够确定的决策。C项排除。
D项:不确定型决策,是指决策者对决策对象的自然状态和客观条件都不清楚,决策目标也不够明确,对决策的结果也不能控制和预测的决策。D项排除。
5.(单选题)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迅速,提倡文教,使得天下大治,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并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史称:
A.“光武中兴”
B.“文景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查看答案解析
【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历史知识。
第二步,唐玄宗登基以后提倡文教,任用贤能的姚崇,宋璟等,改革官职,整顿吏治,励精图治。开元年间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因当时年号为“开元”,史称“开元盛世”。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A项:“光武中兴”或称“建武盛世”,指的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统治时期出现的治世。光武帝以“柔道”治天下,采取一系列措施,恢复、发展社会生产,缓和西汉末年以来的社会危机。A项错误,排除。
B项:“文景之治”是指西汉汉文帝、汉景帝统治时期出现的治世。汉初,因多年战乱导致社会经济凋敝,汉廷推崇黄老之术,采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B项错误,排除。
D项:“康乾盛世”,又称“康雍乾盛世”,是清朝的鼎盛时期,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持续时间长达一百三十四年。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盛世。D项错误,排除。
6.(多选题)三家分晋是指中国春秋末年,晋国被()三家列卿瓜分的事件。在历史上,“三家分晋”被视为春秋之终、战国之始的分水岭。司马光将其列为《资治通鉴》的开篇之作。
A.韩
B.赵
C.魏
D.宋
查看答案解析
【答案】AB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历史知识。
第二步,三家分晋是指春秋末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的事件。春秋末期,曾经的霸主晋国衰落,实权由智家、赵家、韩家、魏家把持,以智家的势力最大。前453年,赵、韩、魏三家联合灭了智家,晋被赵、韩、魏三家所分,形成三家分晋的局面,晋君成为附庸。公元前403年,周天子正式承认三家为诸侯。“三家分晋”成为中国春秋时代和战国时代的分界点。三家分晋标志着新兴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推动了封建制度的确立,揭开了七雄兼并的战国序幕。
因此,选择ABC选项。
【拓展】D项:宋国(公元前1040年—公元前286年),周朝的一个诸侯国,国都商丘。战国时期,宋国末代国君宋康王“行王政”,即实行政治改革,宋国强盛起来。他东败齐、南败楚、西败魏,受到齐、楚、魏三国的忌恨,公元前286年,齐国、楚国与魏国联手灭掉宋国,三国瓜分宋国领土。宋国从第一位国君微子启至最后一位国君宋康王,历经35君,时跨西周、春秋、战国三个时期,长达754年。它的版图最大时跨有今河南东部、江苏西北部、安徽北部和山东西南端之间,面积约有十万平方公里,皆膏腴之地。
7.(多选题)地理大发现,又称探索时代或大航海时代。下列属于地理大发现的是:
A.哥伦布航抵美洲开创了欧美航线
B.达·伽马开辟西欧绕过非洲南端直达印度的航路
C.麦哲伦首次成功环球前行
D.郑和下西洋
查看答案解析
【答案】AB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世界历史知识。
第二步,地理大发现,又名探索时代或发现时代、新航路的开辟,是15世纪到17世纪,欧洲的船队出现在世界各处的海洋上,寻找着新的贸易路线和贸易伙伴,以发展欧洲新生的资本主义。
在这些远洋探索中,欧洲人发现了许多当时在欧洲不为人知的国家与地区。与此同时,欧洲涌现出了许多著名的航海家,其中有克里斯托弗·哥伦布、瓦斯科·达·伽马、佩德罗·阿尔瓦雷斯·卡布拉尔、胡安·德拉科萨、巴尔托洛梅乌·迪亚士、乔瓦尼·卡波托、胡安·庞塞·德莱昂、斐迪南·麦哲伦、亚美利哥·韦斯普奇与胡安·塞瓦斯蒂安·埃尔卡诺等。
因此,选择ABC选项。
【拓展】郑和下西洋是明代永乐、宣德年间的一场海上远航活动,首次航行始于永乐三年(1405年),末次航行结束于宣德八年(1433年),共计七次。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和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也是15世纪末欧洲的地理大发现的航行以前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系列海上探险。郑和下西洋是按照原有航海图进行的远行,并没有发现新大陆。
8.(多选题)人工智能是研究使计算机来模拟人的某些思维过程和智能行为的学科。人工智能是计算机学科的一个分支,被认为是二十一世纪世界三大尖端技术之一,这三大尖端技术是指:
A.空间技术
B.基因工程
C.纳米科学
D.人工智能
查看答案解析
【答案】BC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前沿科技知识。
第二步,二十一世纪三大尖端技术是基因工程、纳米科学、人工智能。①基因工程指利用DNA重组技术进行生产或改造产品,改良动植物品种以及开发特殊用途微生物,为人类造福的一项技术。基因工程的核心是DNA重组技术。②纳米科学是指在纳米尺度(1-100纳米)上研究物质的特性和相互作用,以及利用这些特性的科学。③人工智能是研究使计算机来模拟人的某些思维过程和智能行为的学科。
因此,选择BCD选项。
9.(判断题)冬季刚出锅的热汤,看到汤面没有热气,好像不烫,但喝起来却很烫,是因为汤面上有一层油阻碍了汤内热量散失。( )
A.正确
B.错误
查看答案解析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物理知识。
第二步,油的密度小于水,会漂浮在水面上。刚出锅的汤,温度很高,由于油浮在表面,阻碍了水分蒸发,阻挡了热量散失,所以看到汤面没有热气,但喝起来却很烫。
因此,本题正确。
10.(判断题)王之涣的《黄鹤楼》一诗,让武汉蛇山上的“黄鹤楼”名声大噪,流传千年。( )
A.正确
B.错误
查看答案解析
【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第二步,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地处蛇山之巅,濒临万里长江,为武汉市地标建筑,因唐代诗人崔颢登楼所题《黄鹤楼》一诗而名扬四海。题目中“王之涣的《黄鹤楼》”说法错误。
因此,本题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