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题型:单选题)
角膜曲度发生变化并影响屈光状态的是
A.青光眼
B.白内障
C.近视
D.散光
查看答案解析
正确答案:C
题目解析:
角膜与眼球内容物共同构成屈光系统,近视的发生可因折光系统的折光能力过强(屈光性近视)所致。所以选择C选项。
知识点:
[ "医学基础知识-系统解剖学-视器-眼球-眼球壁" ]
第2题(题型:单选题)
能感受声波刺激的感受器是
A.螺旋器
B.壶腹嵴
C.球囊斑
D.椭圆囊斑
查看答案解析
正确答案:A
题目解析:
蜗管位于蜗螺旋管内,介于骨螺旋板和蜗螺旋管外侧壁之间。蜗管呈三角形,其上壁为蜗管前庭壁(前庭膜),前庭膜将前庭阶和蜗管分开;下壁即骨螺旋板和蜗管鼓壁(螺旋膜,又称基底膜),与鼓阶相隔。在螺旋膜上有螺旋器,又称Corti器,是听觉感受器。
BCD为位觉感受器。
知识点:
[ "医学基础知识-系统解剖学-前庭蜗器-内耳-膜迷路" ]
第3题(题型:单选题)
同工酶是指
A.催化的化学反应相同而酶蛋白分子不同
B.催化不同的反应而理化性质相同
C.酶的结构相同而存在部位不同
D.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且理化性质也相同
查看答案解析
正确答案:A
题目解析:
本题考查同工酶的定义。
A选项正确,同工酶是指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但其蛋白质分子结构、理化性质和免疫性能等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的一组酶。
故本题选A。
知识点:
[ "医学基础知识-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酶与酶促反应-酶的分子结构与功能-同工酶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 ]
第4题(题型:单选题)
核酸变性后,可发生哪种效应
A.减色效应
B.增色效应
C.失去对紫外线的吸收能力
D.最大吸收峰波长发生转移
查看答案解析
正确答案:B
题目解析:
本题考查核酸的变性。
B选项正确,某些极端的理化条件(温度、pH、离子强度等)可以断裂DNA双链互补碱基对之间的氢键以及破坏碱基堆积力,使一条DNA双链解离成为两条单链。这种现象称为DNA变性,在DNA解链过程中,有更多的包埋在双螺旋结构内部的碱基得以暴露,因此含有DNA的溶液在260nm处的吸光度随之增加。这种现象称为DNA的增色效应。
故本题选B。
知识点:
[ "医学基础知识-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核酸的结构与功能-核酸的理化性质-变性的核酸可以复性或形成杂交双链" ]
第5题(题型:单选题)
下列药物中,抑制胃酸作用最强的是
A.H2受体拮抗剂
B.抗胆碱能药物
C.PGE
D.质子泵抑制剂
查看答案解析
正确答案:D
题目解析:
本题考查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
A、B、C选项错误,H2受体拮抗药主要是以西米替丁为代表的药物,抑制胃酸作用不如质子泵抑制剂。
D选项正确,质子泵抑制剂是以奥美拉唑为代表的药物,H+-K+-ATP酶是胃酸分泌的最后环节,质子泵抑制药对各种因素引起的胃酸分泌均有抑制作用,而且与质子泵的结合牢固不可逆,所以作用最强。
故选D
知识点:
[ "医学基础知识-药理学-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药物-抑制胃酸分泌药" ]
第6题(题型:单选题)
患者,女,48岁。乙肝病史10年,确诊肝硬化2年。患者经常有牙龈出血、鼻出血,出血的最主要的原因
A.VitK缺乏
B.凝血因子合成障碍
C.肝脏解毒功能不良而致毒性反应
D.毛细血管脆性增加
查看答案解析
正确答案:B
题目解析:
本题考查肝硬化出血的病因。
A选项错误,维生素K是一些凝血因子的重要组成成分,跟题目当中的肝硬化不符。
B选项正确,肝硬化常有鼻腔、牙龈出血及皮肤黏膜瘀点、瘀斑和消化道出血等,与肝合成凝血因子减少、脾功能亢进和毛细血管脆性增加有关。主要原因是肝脏合成凝血因子功能下降导致。
C选项错误,肝脏解毒功能不良而至毒性反应与出血无关。
D选项错误,不是主要原因。
故选B
知识点:
[ "医学基础知识-病理学-消化系统疾病-肝硬化-肝硬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