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河南省招聘服务平台[www.zhaopinya.cn]  
2025年许昌市襄城县公开招聘中小学教师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三)

本套模拟题难度级别五颗星,通常岗位笔试分数68分以上,可进入面试环节
  • 一、单选题(毎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毎题0.4分,共28分)
  • 1、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社会化和个性化的过程,具有多阶段性特征。教师开始评估自己是否是一名合格的教师,对自己的教育理论及教师技能进行训练 ,有对自身专业发展的一些反思和计划;属于教师专业发展的(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2、下列例子中体现了有意义的接受学习的是(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3、教学课件PPT上的动图容易被感知;图书馆中说话的学生容易被感知。这体现了感知规律中的(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4、在我国,教育立法权限是通过宪法和有关的组织法加以规定的。下列不符合我国教育立法权限规定的是(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5、教育对于社会的发展具有着重要的功能,“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体现了教育社会功能中的(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6、某学生认为考试成功是自己学习能力强,其归因是(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7、以下各项中,不属于教师应当履行的义务的是(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8、《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研究中学生,遵循中学生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体现了( )这一基本理念对中学教师的要求。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9、小月每天记忆大学英语单词的拼写及其中文含义,而小飞侧重记忆每个英文单词的具体用法,由于两人学习侧重点不同,两人的英语学习成绩区别很大,即( )的本质不同是造成两人学业成绩差异的原因。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10、爱画画的高中生小华最近心理很矛盾,觉得未来的自己应该是一名艺术家,但又觉得自己和艺术家相比,能力还相差甚远。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当前小华的主要发展任务是(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11、按照测验的功用分类,可分为学绩测验、能力测验和(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12、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只是因为(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13、三岁的可可走在路边看到花开,对妈妈说:“妈妈,你看花儿多漂亮,我可以轻轻摸她,我不会弄疼她的”,此时的可可符合皮亚杰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前运算阶段中的(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14、人们通常说的“玉不琢不成器,树不伐不成材”体现的心理防御机制是(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15、( )是教材编制、教学的直接依据,也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16、下列学习策略不属于精加工策略的是(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17、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通过“饿猫打开迷笼”实验,提出了学习的(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18、小杰在课堂上总是低头做自己的事,不听讲也不完成作业,他认为自己什么都不会,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教师的下列做法中,最恰当的是(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19、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编写教案有利于教师弄通教材内容,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教师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下列说法不准确的是(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20、关于认知策略能力的培养,得到心理学家们较为一致赞同的方法是(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21、班级是按照一定的教育要求,将年龄、知识水平等相近的学生组织起来的基本组织,( )是班级组织不同于群体的最突出的特征,也是班集体形成的基础。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22、教育目的规定了学校教育培养人的基本质量规格,对学校教育的内容和活动方式起选择、协调和控制作用,这体现教育目的(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23、教师提问后,学生想举手回答问题又怕答错。这体现的是(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24、教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言行,还要用自己的情感去影响学生,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内心体验,这是因为情感在教育中具有(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25、下列选项中,不是进入中职学校学习的方式的是()。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26、下列关于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27、某中学老师不允许班上学习差的学生参加考试,甚至随意占用学生的上课时间,这样的行为侵害了学生的(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28、《学记》提出“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相观而善,相互切磋”。这说明教学中要善于采用(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29、“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句话反映了人的需要具有(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30、布鲁纳认为任何知识结构都可以用表象形式呈现,以下不属于他提出的呈现方式的是(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31、初中学生思维的主要特点是(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32、老师认为课堂管理主要取决于教师的管理技能,于是他积极参加培训,以提高自己的课堂管理技能,达到改善课堂管理质量的效果。老师的做法体现了哪一课堂管理取向?(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33、张某担任某县一中语文教师期间取得了研究生入学资格,学校以张某服务期未满、学校语文教师不足为由不批准张某在职学习。张某欲以学校剥夺其参加进修权利为由提出申诉,受理申诉的机构应当是(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34、性别角色发展的内在动力是(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35、教师在进行陈述性知识的教学过程中,运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对新知识的积极关注,使其明确新知识的意义和价值,该教师使用了( )策略。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36、小学生喜欢亲近老师渴望得到夸奖,这种需要属于(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37、抵抗外界诱惑的能力属于(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38、“开而弗达”体现了教学的(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39、根据《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13条的规定,下列哪种情形下发生的造成学生人身损害后果的事故,学校行为并无不当的,不承担事故责任?(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40、夸美组斯指出:“凡是需要知道的事物,都要通过事物本身来进行教学;那就是说应该尽可能地把事物本身或代替它的图像放在前面,让学生去看看、摸摸、听听、闻闻等等。”乌申斯基也进一步指出:“一般说来,儿童是依靠形式、颜色、声音和感觉来进行思维的。”“逻辑不是别的东西,而是自然界里的事物和现象的联系在我们头脑中的反映。”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重视运用( )原则。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41、教科书是根据国家教育方针和课程标准编写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教科书的审定办法应由( )规定。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42、( )是在教学中应经常变换所用具体材料的样式,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区分事物的各种因素,并确定哪些是主要的、本质的,哪些是次要的、非本质的。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43、老师突然中断讲课,引起分心学生的注意。这种注意是(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44、为更好地组织后续的新授课的教学内容,新学期开学,学校对学生进行了摸底考试,了解学生原有的学业水平状况,这种测试属于(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45、在斯宾塞、博比特等看来,以个人社会生活为着眼点,凡是能促进学生发展的各类活动的课程内容,即为有用的课程内容,这属于课程内容选择的哪种原则?(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46、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下列教师的做法正确的是(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47、某学生看到自己的同学因学习刻苦成绩优异而受老师表扬,自己也暗下决心努力学习。根据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这属于(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48、根据下列案例,回答18—19题。 小文是一名高中生,近期他在学习VB语言时,总是受到之前学的数学中算法的影响,算术的算法表达方式错误地应用到VB语言中,考试编写程序时,他明明知道该用什么函数,但总是想不起来,经常等考试结束了才想起来。 小文学习VB语言受到数学中算法的影响,这属于(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49、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说认为人的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50、在下列认知风格中,容易给学习带来不利影响的认知风格是(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51、决定教育事业发展规模和速度的是(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52、把学生看成是可以随意涂抹的一张白纸,一个可以随意填灌的装知识的容器,这是(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53、学生在课堂上一边听课,一边做笔记,一边思考,描述的是(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54、初三班主任李老师为了不影响本班普通高中的升学率,要求学习不好的学生只能报考职业高中,李老师的这种行为(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55、学龄中期的年龄段指的是(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56、某小学走廊边、教室里张贴了许多学生的绘画作品甚至是优秀作文,记录着孩子的点滴成长与进步。这体现的新课改基本理念是(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57、在教育史上注重科技、文史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认为获取知识有“亲知”“闻知”“说知”三个途径的学派是(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58、张老师在课堂上对学生们说:“如果哪位同学上课积极发言,我就奖励他一朵小红花。”则张老师运用了( )方式鼓励和强化课堂良好行为。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59、某数学教师在讲授立体图形这节新课时,开始便向学生分别展示了圆柱体、圆锥体、正方体模型,这种新课导入的方法是(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60、教育政策的最高表现形式是(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61、有位老师就学生XX的化妆问题,先后找她谈了两次话。 (第一次谈话) 老师:“XX,今天要你站办公室是为什么?你看看你,烫卷发,还涂口红……” 学生:“我看到英语老师也涂口红、烫发。” 老师:“老师是老师,学生是学生!你化妆化得人不人,鬼不鬼的,不好好学习,一天到晚化妆有什么用?人漂不漂亮也不是靠化妆出来的。” 学生:“漂不漂亮关你什么事!” (第二次谈话) 老师:“《为您服务》节目看了吗?那个要大家看几张妇女的化妆像,然后要大家评论好坏的节目,你觉得怎样?” 学生:“第一个脸长却梳高发型;第二个年纪好大,还化浓妆太难看啦……” 老师:“为什么很难看啦?” 学生:“那些妆和她们的身份和特征不搭。” 老师:“要是她们都是中学生,应怎么化妆?我认为,中学生应该朴素自然、整洁大方、健康活泼,过分化妆会掩盖住你脸上的青春活力和红润的肤色,把少女的自然美糟蹋了。” 学生:“哎!老师,我那天化妆就化得……以后不会啦!” 案例中的教师针对中学生的爱美心理,他们对美的理解、要求以及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情趣等进行谈话,其实也是一种美育,她实施美育的方法是(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62、CCTV举办的成语大赛中有一个两人合作猜成语的竞赛环节,面对同伴给出的看似无关的提示,选手有时一发中的,有时则被弄得一头雾水。这体现了( )在信息提取中的作用。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63、根据相关法律规定,( )是我国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基本教学语言文学。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64、( )是教师以自身的教育教学活动为对象,对自己在工作中的决策,行为及相应结果进行审视、分析和评价的过程。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65、下列与“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最为对应的是(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66、下列课程观没有体现“学习者是课程主体”思想的是(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67、下列不属于教师体罚的是(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68、教育过程中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69、学生成长的( )是一切教育活动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前提。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70、品德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在行为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影响学生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因素涉及多个方面,其具有主导因素有(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二、多选题(每题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题0.9分,共18分)
  • 71、如果班主任是仁慈专断型的领导风格,则其学生的表现可能有(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72、维果斯基提出的关于教学与心理发展关系的几个问题有(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73、改革我国的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要做到(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74、教学总是在特定环境里进行的,其中心理环境包括(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75、下列属于精细加工策略(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76、个体主观能动性由不同层次的内容构成,包括(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77、下列属于孔子的教育思想的有(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78、学生学习压力过大会直接导致学生的心理问题,下列情形中,容易导致学生学习压力加大及产生不良影响的有(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79、大学生主要处于青年早期,在生理发展方面已经接近成熟或达到成熟,但心理方面还未真正完全成熟。对这一阶段的大学生的生活辅导主要包括(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80、有些教师仅凭某一科或几科考试成绩,或者教师对学生的印象,就对学生的“好”与“坏”做出判断,给学生贴上“好孩子”或“坏孩子”的标签。针对此种做法,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81、创设问题情境是激发学习动机的一项有效手段,在教学中应遵循原则(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82、针对小学四年级学生在语文阅读方面存在的困难,我们可以运用教育心理学中哪些手段来查找困难的症结(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83、人的能力的个别差异主要表现在(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84、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应当包括(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85、调查研究法是教育研究中运用最为广泛的研究方法之一,调查研究对现状进行了解的方式包括(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86、新课程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三级课程管理制度的确立(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87、对教育学的研究目的,理解正确的包括(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88、教学行为分为主要教学行为和辅助教学行为,下列属于辅助教学行为的是(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89、心理学中把对特定对象的情感迁移到与该对象相关的人或事物上来的现象称为“移情”。下列现象体现了“移情效应”的有(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90、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包括(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三、判断题(请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每题0.6分,共18分)
  • 91、同化意味着新、旧知识之间的磨合、协调,它体现了知识发展的对立性和创造性。 (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92、心理健康具有相对性,从健康到不健康只是程度不同,而无本质区别。 (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93、在教书和育人的关系上,两者密切联系,相互等同。(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94、相对于直线式编排教材,螺旋式编排教材的优点是能够将学生的认知结构与学科的逻辑结构相统一。 (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95、学校教育是专门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96、关爱学生是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97、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要由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98、短时记忆的容量很有限,采取复述的策略能增加短时记忆的容量,有利于信息的保持。 (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99、气质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其中多血质、多血—胆汁质,多血—黏液质都不利于学习。(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100、《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2018年修订)》提出,警告期限为6个月,记过期限为12个月,降低岗位等级或撤职期限为24个月。(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101、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社会物质生产水平的提高,普及义务教育年限逐步延长,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迅速扩展。这体现了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会引起教育结构的变化。 (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102、能够完全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渴望独立是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之一。 (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103、教学过程中的中心环节是上课。 (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104、在概念教学中,为了防止学生出现过度概括,帮助学生辨别,需要向学生呈现反例。 (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105、性格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时也作为动力因素影响学习的速度和质量。 (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106、全面发展教育与发展学生的个性是矛盾的。 (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107、加涅的五类学习结果分类是按照顺序排列的,它们是范畴相同的学习。(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108、班级气氛、人际关系、校园文化和家庭、社会环境中的文化价值、态度、习惯、礼仪、信仰等都属于潜在课程。 (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109、《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所称未成年人是指未满16周岁的公民。 (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110、有意想象分为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幻想是与个人愿望相联系并指向现实的想象。(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111、普通学校应当接受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随班就读。(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112、教学环境的优化是指对教室、图书馆、校园、宿舍等场所的建设和改善。 (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113、对问题解决具有启发作用的事物或现象叫原型。(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114、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这句话体现了德育的疏导性原则。 (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115、桑代克提出了学习的三条主律,其中,练习律是指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结可因满意的结果而加强,也可因烦恼的结果而减弱。 (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116、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人的潜能、个性与创造性的发展,强调以自我实现、自我选择和健康人格作为追求的目标。(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117、品德结构主要是品格和行为。(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118、桑代克和沛西·能是心理起源说的代表人物。(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119、在进行教学时,必须注意到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另一种,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加纳德把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称为“最近发展区”。 (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120、品德评定法包括奖励、惩罚、评比、操作评定这几种。 (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四、不定项选择题(毎题有一个或多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毎题1.2分,共36分)
  • 121、课堂上,有两名学生正交头接耳,教师只是走向了这两名学生,该问题行为就被消除了。这种消除课堂问题行为的策略属于(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122、学校德育的政治功能是通过学生的政治社会化实现的。下列关于德育的政治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有(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123、明确课题研究的总目标,并围绕总目标设计研究的方法、程序、监控手段等属于教育行动研究步骤中的(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124、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明教学中应重视(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125、陶之行“生活教育”思想体系包括(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126、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的课程是(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127、某中学一直设有重点班和非重点班,根据学生考试成绩的高低将学生分入重点班和非重点班,据了解,大多数被分入非重点班的学生在面对重点班的学生时,打从心底有一种自卑感。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128、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泊尔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将学习分为(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129、教育目的的最低层次是(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130、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引导者,如果教师的( )出现问题,那么他便失去了“灵魂”。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13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下列选项中,学校应当及时与学生父母或法定监护人取得联系的学生行为是(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132、洛克的白板说主张,人出生时的心灵如一张白纸,没有任何痕迹,一切的观念和知识都起于后来的经验。华生则表示只要给他一些健康的婴儿,他可以把这些婴儿培养成想要的样子。两人言论的共同之处在于(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133、教师在对教育重大而深远意义理解基础上产生的从事教育事业的抱负和追求,属于(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134、在教学方法上主张“发现法”,提出“发现是教育儿童的主要手段”,“学习是一种过程而不是结果”观点的是(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135、小学课外活动组织(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136、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们的认识和情感有时并不完全一致,因此,在师生沟通中,教师的认识虽然完全正确,但学生因碍于情感而觉得难以接受,这时,需要(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137、阅读以下某节课的课堂实录节选,回答35—36题。 师:我们天天读书,从小学到初中、高中以至进入大学,这是为什么呢?就是为了中华的崛起,为了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了使中华繁荣富强。这是我们读书的目的。周恩来在青少年时代就给我们树立了典范。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板书)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请同学们打开书,认真自读。 根据学习动机的作用与学习活动的关系,学习动机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周恩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他的学习动机属于(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138、心理断乳期是指(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139、( )倡导“从做中学”,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静听”的模式。引导学生从自身的活动中进行学习。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140、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乐于助人的传统美德,周老师在“乐于助人,从我做起”主题班会活动中表扬了班上的好人好事,同时号召大家向他们学习。周老师运用的德育方法是(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141、“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反映的关系是(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142、周老师作为四年级(3)班的科任老师,十分重视学生课堂活动的参与度。近来,周老师发现有学生出现学习活动参与度不高的情况,针对这一情况,周老师及时调整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课堂中有选择性地增加了趣味性知识。这一课程实施符合()。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143、结构教学观主要是依据( )提出的。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144、“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因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其教师资格证将(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145、胡老师抱怨他班上的学生,“当他们违犯记录时,我对他们大喊大叫,但是他们却越来越不像话。”这种现象可以利用行为主义的( )原理来加以解释。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146、教师要( ),是教师职业道德区别其他道德的基本标志。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147、根据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学生对新获得的知识进行知觉编码后储存在短时记忆中,然后再把它们进一步编码加工后转入长时记忆中。这时学生的学习阶段处于(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148、影响人智力的因素有多种,其中我国古代思想家王充所述“施用累能”是指( )对智力的影响。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149、操作形成的技能可以分为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的先后顺序依次为(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150、我国教育发展史上,出现的教育机构是(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提交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