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河南省招聘服务平台[www.zhaopinya.cn]
手机微信端
|
小程序端
|
招聘报名
|
在线题库
搜索
首 页
事业单位模拟题
教师招聘模拟题
医疗卫生模拟题
幼儿教师模拟题
医院招聘
题库中心
查看地市
全部
郑州市
洛阳市
南阳市
开封市
安阳市
周口市
新乡市
焦作市
濮阳市
商丘市
三门峡市
信阳市
许昌市
平顶山市
驻马店市
鹤壁市
漯河市
济源市
2025年商丘市宁陵县公开招聘中小学教师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二)
本套模拟题难度级别三颗星,通常岗位笔试分数74分以上,可进入面试环节
一、单选题(毎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毎题0.52分,共26分)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1、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中,一种实际、生动、形象教育方法是( )。
A
、
说理疏导法
B
、
榜样教育法
C
、
对比教育法
D
、
实践锻炼法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2、课程的类型有很多,其中教学具有一定难度,只专不博的教师很难胜任该课程教学的课程是( )。
A
、
隐性课程
B
、
显性课程
C
、
分科课程
D
、
综合课程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3、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不仅要求教师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而且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 )
A
、
学习能力
B
、
管控能力
C
、
研究能力
D
、
自我调控能力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4、明成祖将首都由南京迁至北京的年份是1421年,魏老师告诉学生可以用“一事二益”这一年代的谐音来记。将年代赋予一定意义(迁都这一件事,有两点益处:奠定北京城市建筑基础和巩固北方边防),学生便于记住这个年代。这种改进记忆的方法被称( )。
A
、
联想法
B
、
头脑风暴法
C
、
机械记忆
D
、
记忆术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5、某儿童认为会动的东西都是有生命的,因此当他们看到月亮会动时,就坚持认为月亮是有生命的。这类认知结构称为( )。
A
、
顺应
B
、
同化
C
、
图式
D
、
适应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6、( )的结果是教师与学生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是学生道德、思想、智慧、兴趣、人格等的全面形成,是教师专业自我的成熟过程。
A
、
共享共创
B
、
民主平等
C
、
尊师爱生
D
、
和谐亲密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7、( )是各级各类学校培养人的总体设计。
A
、
教育目标
B
、
教育方针
C
、
教育目的
D
、
教育形式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8、下列不正确的是( )。
A
、
教育将随国家的消亡而消亡
B
、
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教育常常表现出自身的历史继承性
C
、
教育常常超前或滞后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
D
、
教育现象最早出现于奴隶社会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9、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
A
、
以城镇教师为重点
B
、
以边远贫困地区教师为重点
C
、
以民族地区教师为重点
D
、
以农村教师为重点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10、教师的师德修养,只有在( )中才能得到不断的充实、提高和完善。
A
、
学习
B
、
交往
C
、
思考
D
、
实践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11、学生学业成绩的考核是教学过程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以下不属于高等学校学生学业成绩考核方式的是( )。
A
、
考查
B
、
考试
C
、
答辩
D
、
自评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12、下列有关教育的著名论断中,出自《学记》的是( )。
A
、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B
、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C
、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D
、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13、一般而言,智力因素包含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多种成分,其中( )是智力的核心。
A
、
观察力
B
、
注意力
C
、
记忆力
D
、
思维力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14、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人的遗忘的规律是( )。
A
、
均衡的,先快后慢
B
、
均衡的,先慢后快
C
、
不均衡的,先快后慢
D
、
不均衡的,先慢后快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15、不符合当前教育部对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要求的措施是( )。
A
、
保证体育活动时间
B
、
完善体质健康管理评价考核体系
C
、
开齐开足体育与健康课程
D
、
培训机构布置体育家庭作业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16、地理老师教学生记忆“乞力马扎罗山”时,为方便学生记忆,将之戏称为“骑着马打着锣”。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
A
、
复述策略
B
、
精细加工策略
C
、
组织策略
D
、
元认知策略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17、教师问一小学生:“为什么撒谎是不对的?”小学生回答:“撒谎会受到妈妈的批评和惩罚。”根据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理论,该学生处于( )。
A
、
前习俗水平
B
、
习俗水平
C
、
后习俗水平
D
、
超习俗水平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18、( )可用来考察学生对知识的回忆,且可将学生的猜测可能性降到最小。
A
、
填空题题
B
、
是非题
C
、
论文题
D
、
选择题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19、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指出:面向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就是要培养学生学会四种本领: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 )。
A
、
学会关心
B
、
学会生存
C
、
学会创造
D
、
学会交往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20、晓红认为,作为一个好孩子,就要处理好与其他同学的关系,要得到大家的认可和赞赏。在生活中,她也是处处考虑别人的感受,根据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晓红的道德判断处于( )。
A
、
前习俗水平
B
、
习俗水平
C
、
后习俗水平
D
、
超习俗水平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21、古代教育的特征是( )。
A
、
公立教育系统的建立
B
、
初等义务教育的实施
C
、
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
D
、
教育的终身化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22、杨老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把学生成才视为人生一大乐事,认为与青少年生活在一起,“如饮醇酶”,由此可见,杨老师对待教育教学的态度属于( )。
A
、
热爱型
B
、
负责型
C
、
服从型
D
、
不安心型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23、教师的职业特点和根本责任是( )。
A
、
科学研究
B
、
学术交流
C
、
教书育人
D
、
关爱学生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24、( )是学校课程评价的核心,也是学校课程评价关注的重点。
A
、
学生评价
B
、
教师评价
C
、
教学评价
D
、
管理评价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25、一般分散复习优于集中复习,因为分散复习可以降低疲劳感,可以减少( )的 影响。
A
、
前摄抑制
B
、
倒摄抑制
C
、
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
D
、
系列位置效应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26、语文教师在讲解完《白杨礼赞》一课后说道:“我们已经知道了白杨树不是平凡的,它“伟岸”“挺拔”“参天耸立”。希望同学们能学习白杨树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精神,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这种结课方式属于( )。
A
、
引导观察式结课
B
、
延伸式结课
C
、
首尾呼应式结课
D
、
激发感情式结课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27、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编写教案有利于教师弄通教材内容,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教师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下列说法不准确的是( )。
A
、
编写教案要依据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精心设计
B
、
教案是教师创造性劳动的体现,是教师教育思想、智慧、经验、教学艺术的综合体现
C
、
编写教案有利于教师弄通教材内容,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
D
、
教案有多种形式,但必须采用固定的模式编写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28、理想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彼此感到愉悦、相互吸引的融洽、和睦关系。这一表述说明的是师生之间的( )。
A
、
社会关系
B
、
教育关系
C
、
心理关系
D
、
法律关系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29、以下属于讲授法要求的一组是( )。 ①内容要有科学性 ②根据兴趣对学生进行分组 ③讲究语言艺术 ④注意启发学生 ⑤进行引导谈话和总结谈话
A
、
①②⑤
B
、
③④⑤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⑤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30、人的身心发展的( )决定了教育活动必须根据这一特点循序渐进地进行,无论是知识技能的学习还是思想品德的发展,都应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少到多,由具体到抽象。
A
、
顺序性
B
、
阶段性
C
、
不均衡性
D
、
互补性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31、情绪的( )功能是指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可以相互影响和产生共鸣。
A
、
组织
B
、
动机
C
、
感染
D
、
健康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32、师生关系的模式对学生有非常深刻的影响,李老师上课前不制定教学计划,课上完全让学生自主学习,当学生遇到问题时,李老师也不及时解决,课堂纪律混乱,这属于师生关系模式中的( )
A
、
溺爱型模式
B
、
专制型模式
C
、
民主型模式
D
、
放任型模式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33、约翰3岁左右时,看到盛开的花朵会说“花儿开了,因为它想看看我”,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此时约翰最可能是处在( )阶段。
A
、
感知运动
B
、
前运算
C
、
具体运算
D
、
形式运算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34、认为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中儿童对成人行为的无意识模仿的学说,属于( )。
A
、
教育的神话起源说
B
、
教育的生物起源说
C
、
教育的心理起源说
D
、
教育的劳动起源说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35、关注学习者如何应用原有的认知结构与信念来构建新知识,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与情境性的学习理论是( )。
A
、
认知发现理论
B
、
认知同化理论
C
、
顿悟学习理论
D
、
认知建构理论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36、张老师由于家庭琐事繁多,上课经常讲错且力不从心,还总会因为小事对学生大发脾气,对班级教学也不感兴趣。该教师的行为属于教师职业倦怠中的( )。
A
、
知识枯竭
B
、
情感枯竭
C
、
个人成就感低
D
、
去个性化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37、下列违反终身教育的理念的是( )。
A
、
家庭教育贯穿人的一生
B
、
学校教育不再是垄断
C
、
社会应起重要作用
D
、
从正规学校后开始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38、根据皮亚杰的发展阶段论,思维可逆发生在( )。
A
、
感知运动阶段
B
、
前运算阶段
C
、
具体运算阶段
D
、
形式运算阶段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39、语文老师李老师在给学生讲解《两小儿辩日》这篇课文时,同学们都对此辩题很感兴趣。因此老师将全班同学分为两个小组,让不同的小组在课后查找相关资料,用来佐证自己的观点,然后课堂上每组派代表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小组的论证过程和最终结论,最后全班同学一起进行研究探讨,从中总结出文章的主题。该老师的这种教学方式属于( )教学模式。
A
、
行为修正
B
、
模拟训练
C
、
团体调查
D
、
讲授式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40、学生普遍反感“罚抄作业500遍”这类的过度学习,可见过度学习并非越多越好,有研究表明,( )的学习程度的学习效果最好。
A
、
100%
B
、
150%
C
、
200%
D
、
300%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41、根据皮亚杰的理论,形式运算阶段是指( )。
A
、
0——2岁
B
、
2——7岁
C
、
7——11岁
D
、
11——15岁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42、下列关于孔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编写了六经和《论语》
B
、
是我国最早提倡启发式教学的人
C
、
创立儒家学说,主张“为政以德”
D
、
对于“教”的态度,他主张“有教无类”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43、教学是在教育目的的规范下,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下列哪项是我国现阶段教学的首要任务?( )
A
、
培养符合国家标准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B
、
传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C
、
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D
、
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44、通过课程评价可以找出课程计划的优点和不足,从而为其进一步完善提供建议。 这体现了课程评价的( )。
A
、
判断成效功能
B
、
诊断与修订功能
C
、
理解目标达成程度功能
D
、
比较与选择课程功能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45、未获奖的学生在参加期末表彰大会之后,同样能够获得学习动力,这是因为未获奖的学生受到了( )。
A
、
直接强化
B
、
替代强化
C
、
自我强化
D
、
负面强化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46、李老师在上课的时候,时刻在观察每个学生每个细微动态,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确保课堂教学正常、有序、高效地运转,李老师做法体现的课堂管理原则中的( )。
A
、
因需性原则
B
、
规范性原则
C
、
自我管理原则
D
、
全面关注原则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47、“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等口号,构成了( )教育思想的完整体系。
A
、
实用主义
B
、
经验主义
C
、
实验主义
D
、
进步主义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48、小彤本来是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人,自从去到了新班级,她终于从伙伴的批评中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慢慢懂得了理解和善待他人。小彤的改变体现了班级组织对个体发展的( )。
A
、
满足需求功能
B
、
促进发展功能
C
、
矫正功能
D
、
传递社会价值观功能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49、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其形成的主要动力是( )。
A
、
孔子“吾少也贱”的出身
B
、
当时社会转型的需要
C
、
“仁者爱人”思想的形成
D
、
“性相近,习相远”思想的形成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50、在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中,教师应( )。
A
、
与之辩论,更好地证明自己
B
、
更好地认识自己,改造自己
C
、
照单全收,全面向他人学习
D
、
从中判断谁是自己的朋友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二、多选题(每题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题1分,共20分)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51、操作技能形成的标志包括( )。
A
、
意识调控减弱
B
、
动作自动化
C
、
能利用细微线索
D
、
在有利条件下可以维持正常操作水平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52、下列属于经典性条件反射的有( )。
A
、
画饼充饥
B
、
望梅止渴
C
、
小白鼠通过反复尝试,会通过按压杠杆的方式获取食物
D
、
每次给狗提供食物之前摇铃,反复几次后,狗听到铃声就会流口水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53、下列关于素质教育的叙述,正确的有( )。
A
、
素质教育并不是简单的特长教育
B
、
素质教育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
C
、
素质教育关注的是人的发展质量
D
、
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取消考试制度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54、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的基本原则有( )。
A
、
优先性原则
B
、
适应性原则
C
、
超前性原则
D
、
科学性原则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55、“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下列符合微课的观点有( )。
A
、
教学时间较短
B
、
教学内容较少
C
、
知识容量较小
D
、
反馈及时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56、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整体的认识。下列选项中属于知觉的是( )。
A
、
看见了一座宝塔
B
、
听见了一首悦耳的歌曲
C
、
闻到了红烧肉的香味
D
、
那是什么东西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57、使用板书结构化策略应注意的内容包括( )。
A
、
板书有利于学生记忆和思考,特别要突出启发性
B
、
板书的字迹要端正和清楚,尽量写满在黑板四周
C
、
尽量避开与学生接触,对着黑板讲话
D
、
对教学内容要充分理解和加工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58、学生认识具有与人类认识不同的显著特点是( )。
A
、
间接性
B
、
交往性
C
、
教育性
D
、
目的性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59、有效的创设情境,是让情境成为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的一座桥梁。课堂教学中的创设可借助( )等进行。
A
、
实物
B
、
图像
C
、
新旧知识的联系
D
、
问题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60、均衡教育发展是我国《义务教育法》的方向性要求,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内核,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需要( )。
A
、
改善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
B
、
保障农村地区、民族地区实施义务教育
C
、
保证学前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
D
、
保障家庭经济困难的和残疾的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61、中国封建社会出现过的学校教育的类型有( )。
A
、
官学
B
、
私学
C
、
书院
D
、
骑士学校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62、新课改强调( )。
A
、
“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
B
、
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
C
、
师生共成长
D
、
教师是学生成长的促进者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63、连续失败的体验会使学生产生无力感,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防治或消除学习的无力感?( )
A
、
更多地体验到成功
B
、
消除学校中“不可控状况”
C
、
培养意志,增强免疫力
D
、
防止学生产生“结果不可控”认知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64、下列对在国家教育考试中有组织作弊行为的处罚措施有( )。
A
、
有违法所得的,由公安机关没收违法所得
B
、
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
C
、
情节严重的,处十日以上三十日以下拘留
D
、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65、对未成年人监护权的设立包括( )。
A
、
法定监护
B
、
指定监护
C
、
委托监护
D
、
代理监护
E
、
收养监护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66、数学学习中形成的认真审题的态度及审题的方法将影响到化学、物理等学科的审题活动。这种迁移类型是( )。
A
、
一般迁移
B
、
具体迁移
C
、
正迁移
D
、
负迁移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67、有意义学习为学生成功地解决问题提供了必要知识和认知过程。其学习类型有( )。
A
、
表征学习
B
、
概念学习
C
、
接受学习
D
、
命题学习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68、学者布鲁纳强调发现学习,下面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有( )。
A
、
认为学生是被动的,消极的知识接受者
B
、
认为教师的作用是提供现成的知识
C
、
强调直觉思维在学生学习上重要性
D
、
认为好奇心是“学生内部动机的原型”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69、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依据有哪些方面?( )
A
、
教学目的和任务
B
、
学科和教材特点
C
、
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
D
、
教师的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和个性特点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70、根据国内外的实验研究,人的心理因素水平大致分为( )。
A
、
一般常态心理
B
、
人格障碍心理
C
、
轻度失调心理
D
、
严重病态心理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三、判断题(请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每题0.8分,共24分)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71、桑代克撰写的《教育心理学概论》于1914年出版,标志着教育心理学的诞生。
A
、
正确
B
、
错误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72、果断性属于良好意志品质的特征之一。( )
A
、
正确
B
、
错误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73、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知识的意义不是简单地由外部信息决定的,外部信息本身没有意义。意义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而建构起来的。 ( )
A
、
正确
B
、
错误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74、小明英语成绩不好且经常在英语课上看与学习无关的课外书,英语老师规定如果小明再看课外书则要每天写一篇英语作文,为了不写作文,小明再也不在课上看课外书了。英语老师的行为属于强化类型中的消极强化。( )
A
、
正确
B
、
错误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75、在人一生中,青少年是一生中记忆力最佳的时候。 ()
A
、
正确
B
、
错误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76、班主任工作的首要任务是促进班集体全体成员的全面发展。( )
A
、
正确
B
、
错误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77、问题的解决是通过内在的心理加工实现的,自动化的操作,如走路、穿衣等,虽然也有一定的目的性,但不能称之为问题解决。( )
A
、
正确
B
、
错误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78、教育可以通过劳动力的再生产促进经济的发展。()
A
、
正确
B
、
错误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79、学习的联结理论认为一切学习都是在刺激和反映之间建立直接联络过程。( )
A
、
正确
B
、
错误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80、教育是将人口结构合理化的手段之一,通过教育可以逐渐减少“重男轻女”的观念,调整人口的性别结构。( )
A
、
正确
B
、
错误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81、所谓教师语言的准确性是指教师应使自己的语言符合一定的规格与标准。( )
A
、
正确
B
、
错误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82、主张“有教无类”的古代教育家是孟子。( )
A
、
正确
B
、
错误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83、惩罚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措施,体罚作为一种惩罚措施也可适当运用。 ( )
A
、
正确
B
、
错误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84、教师的控制点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特质。( )
A
、
正确
B
、
错误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85、如果学生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做出某一道德行为,这就说明他已经形成相应的道德品质了。( )
A
、
正确
B
、
错误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86、我国学科课程的雏形“六艺”是指“诗、书、礼、乐、射、数。( )
A
、
正确
B
、
错误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87、解决复杂问题,中等偏低的兴奋水平比较有利。 ( )
A
、
正确
B
、
错误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88、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备好课。( )
A
、
正确
B
、
错误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89、中小学教师备课的主要任务是分析教材,吃透主旨,最终形成正式的教案。( )
A
、
正确
B
、
错误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90、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学会调适,包括调节与适应;第二是寻求发展。
A
、
正确
B
、
错误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91、伍德沃斯的“共同要素说”认为在两种活动中有共同的成分才能发生迁移。 ( )
A
、
正确
B
、
错误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92、教师处理其与学生的关系时所应遵循的原则要求是爱岗敬业。 ( )
A
、
正确
B
、
错误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93、接受学习是机械学习,发现学习是有意义学习。( )
A
、
正确
B
、
错误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94、由于职业的规定性,教师的道德人格与一般道德人格有显著的不同。( )
A
、
正确
B
、
错误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95、某生大学毕业后,主动要求到新疆喀什地区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政府和学校无需给予其补贴。( )
A
、
正确
B
、
错误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96、历史上的道德光辉思想与人物已是过眼烟云,即便不是累赘,也没有任何适合现代需要的东西。( )
A
、
正确
B
、
错误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97、班主任的人格魅力来自于高尚的师德,来源于善良和慈爱。 ( )
A
、
正确
B
、
错误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98、《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印发中小学生减负措施的通知》(2018)指出,小学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初中家庭作业不超过90分钟。( )
A
、
正确
B
、
错误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99、一个班集体成功的重要标志是拥有很强的群体凝聚力。 ( )
A
、
正确
B
、
错误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100、崇高的威信与真诚的师爱,是有效影响学生的重要条件,是完成教育教学工作的一种推动力量。 ( )
A
、
正确
B
、
错误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四、不定项选择题(毎题有一个或多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毎题1.5分,共30分)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101、下列关于直线式和螺旋式课程组织方式的表述,正确的有( )。
A
、
直线式能避免课程内容不必要的重复
B
、
语文、政治等学科宜以直线式组织为主
C
、
螺旋式有益于学习者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D
、
数学等学科宜以螺旋式组织为主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102、年轻老师小杨上过公开课之后,教研组及时进行了评价,评课之后他根据教研组的评价意见对这节课部分教学内容进行了补充,调整了部分教学环节,教研组的意见体现出了教学评价的( )。
A
、
诊断功能
B
、
激励功能
C
、
调节功能
D
、
强化功能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103、根据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的“平行影响”教育思想,班主任应对班集体和个别学生进行( )的管理。
A
、
双管齐下、互相渗透
B
、
直接指导为主,间接指导为辅
C
、
集体优先,兼顾个别
D
、
个别教育为前提,集体教育为补充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104、马卡连柯提出的:“要尽量多的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的尊重一个人。”反映了德育的( )。
A
、
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B
、
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C
、
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
D
、
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105、初三(5)班的吴齐因不满班级中某些人的做法,公然在黑板上写上一些对于班主任管理不利的挑衅言论,但班主任秦老师看了之后并没有发脾气,发现他的板书写得很好,因而让她负责班上的板书工作,吴齐发挥了自己的天赋,后来还成为了书法协会的一员。秦老师遵循的主要德育原则是( )。
A
、
长善救失原则
B
、
因材施教原则
C
、
疏导原则
D
、
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106、在一个班级中,不同的学生差别很大,比如甲同学虽然性格内向,理解问题比别人慢,但是他的注意力集中;乙同学理解问题比别人快,热情大方,但是他做事轻率不踏实。以上例子体现了不同个体( )方面的差异。
A
、
性格
B
、
气质
C
、
体质
D
、
智力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107、“牛顿看到苹果掉到地上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鲁班被带齿的茅草划破了皮肤而发明了锯子”,这些故事都属于( )。
A
、
知识经验
B
、
原型启发
C
、
酝酿效应
D
、
功能固着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108、学生间适度和适量的竞争,不但不会影响学生间的人际关系,而且还会( )。
A
、
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
B
、
养成竞争意识
C
、
导致教师管理公正
D
、
促进团结协作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109、古希腊的“三艺”( )。
A
、
文法
B
、
修辞法
C
、
辩证法
D
、
几何法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110、用10分钟刚能背诵一篇课文,过度学习理论建议熟练背诵的最佳用时为( )。
A
、
10分钟
B
、
15分钟
C
、
20分钟
D
、
越多越好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111、学生去书店买参考书时,一眼就能发现所需的参考书在哪个位置,这体现了知觉的( )。
A
、
整体性
B
、
选择性
C
、
恒常性
D
、
理解性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112、我国学校德育目标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是( )。
A
、
思想教育、品德教育和纪律教育
B
、
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公民教育
C
、
道德教育、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
D
、
道德教育、政治教育和纪律教育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113、教师要遵循教育规律,积极参与教学科研,在工作中勇于探索创新,与学生平等相处,这属于开展素质教育的( )途径。
A
、
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B
、
坚持传统的教育观念
C
、
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
D
、
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114、容量平均值约为7个组块的记忆是( )。
A
、
瞬时记忆
B
、
短时记忆
C
、
形象记忆
D
、
动作记忆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115、每节体育课的运动密度要达到( )以上,每天在校内参与不少于( )分钟中高强度身体活动。
A
、
60%,60
B
、
70%,40
C
、
75%,60
D
、
60%,40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116、下列教学行为中,有利于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有( )。
A
、
进行重复性机械练习
B
、
引导学生制作思维导图
C
、
分析一题多解的不同思路
D
、
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训练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117、隐性课程是学校政策及课程计划中未明确规定的、非正式和无意识的学校学习经验,其中心理性隐性课程包括( )。
A
、
校园环境
B
、
班级管理方式
C
、
师生特有的心态
D
、
学校人际关系状况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118、2008年我国重新修订过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文件名称是( )。
A
、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要求(试行草案)》
B
、
《中小学教师守则》
C
、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D
、
《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试行)》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119、奥苏贝尔认为,对于个人来说,他开始并不知道单个符号的意义,他必须学会之后才能懂得。例如:在学习完“房子”之后,再听到或见到“房子”的符号,便能引出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心理内容。这种学习是( )。
A
、
表征学习
B
、
概念学习
C
、
命题学习
D
、
技能学习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120、当学生习得一条规则时,就会表现出受规则支配的行为。根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属于( )的学习。
A
、
智慧技能
B
、
言语信息
C
、
认知策略
D
、
态度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答案:
解析:
微信扫码支付1元
支付后请点击刷新
支付后可查看本套题所有答案和解析,并对考生的难题进行解答
感谢您的反馈,请关注公众号河南省招聘服务平台,您的回复将通过公众号进行推送
提交答卷
试卷答题卡
1、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2、多选题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3、判断题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4、不定项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