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河南省招聘服务平台[www.zhaopinya.cn]  
2025年开封市龙亭区公开招聘中小学教师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三)

本套模拟题难度级别五颗星,通常岗位笔试分数67分以上,可进入面试环节
  • 一、单选题(毎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毎题0.4分,共28分)
  • 1、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而教育公平关键是(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2、赵老师通过课文中的人物分析,引导学生分辨勇敢和鲁莽、谦让和退缩。这符合经典性条件反射中的哪一原理?(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3、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与在成人的指导下可能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距,维果斯基称之为(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4、陈老师发现班上的李同学头发过长,不符合学校的男学生仪表规范,他多次要求李同学进行修剪,但李同学依然我行我素,之后陈老师找李同学的家长沟通时,发现其父亲也是留长发的,于是当众直接指责李同学的家长,称其上梁不正下梁歪,陈老师的做法(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5、教师不直接将学习内容提供给学生,而是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探究和发现新知识和问题的方法是(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6、下列关于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发展趋势的说法,正确的是(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7、陶老师总在课堂上说学了就是你自己的,它不会成为别人的。下列教学观念与陶老师观点一致的是(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8、他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张,该人物是(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9、( )强调教师的社会职能,认为教师不是简单地从事于训练一个人,而是从事于适当社会生活的形成。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10、在情境教学中,教学环境是一种人为设计的问题情境,它与现实问题情境()。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11、小明坐在火车上看到路边的树木飞奔向后,这是一种(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12、下列各项中,符合存在主义课程论主张的是(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13、根据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学习效率和动机强度之间存在(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14、教师综合素质最突出的外在表现,也是评价教师专业性的核心因素是(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15、2岁的朵朵在吃饭的时候都试图自己吃而不要爸妈的帮忙,早上起床穿衣服的时候也会主动去尝试穿衣服,虽然每次穿出来的效果不符合其父母的要求。根据埃里克森的社会化发展理论,朵朵是处在( )阶段。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16、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教育要发展,最终决定性因素在于(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17、小强上课玩手机被老师发现,老师将手机没收交给小强家长,并要求小强写检讨保证今后不再带手机进学校,老师的这种行为属于(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18、学生把课文中重要的相关信息用线条标明,使用的是(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19、澳大利亚的教师在向学生讲“雪花”一事物时,采用观看录像带并向空中抛洒大量碎片以引导学生体会下雪场景的方式,这种直观的手段是(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20、我国明确主张“学而知之”“因材施教”的教育家是(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21、在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明确规定学校要把德育首位,这种规定的目的就是防止教学过于(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22、小孩子走迷宫时,是通过( )学习过程完成的。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23、动物园的老虎和旷野荒郊的老虎带给人的情感体验是完全不同的。这可以用( )做出合理的解释。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24、教育的目的不止是教学生知识或谋生技能,更要针对学生情感需要,使其在认知、情感等方面全面均衡发展,培养健全人格,这一主张是(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2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教育战略目标。其中包括(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26、小敏喜欢用五颜六色的笔在课文上做记号:用蓝色的笔圈出不懂的字词,用红色的笔在重要的段落前面加上星号,用紫色的笔画出中心句……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27、当学生对一个问题反复探索而毫无结果时,王老师会引导学生将问题搁置几小时或几天,然后再回过头来解决,这样有助于学生很快找到解法方法。王老师是利用( )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28、有的学生对某些课程感到乏味,但意识到学好这些课程对将来服务于社会有重要作用,因此刻苦学习,并对其产生兴趣。这种兴趣属于(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29、同样是传授新知识,数学课一般采用讲解法,而语文课一般采用讲读法,即使是同一学科,如语文课,教记叙文和教说明文的方法也不尽相同,这主要说明了(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3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31、新学期竞选课代表时,班主任要求每一位同学只能竞聘一个岗位,但小亮既想当数学课代表又想当语文课代表。这种心理现象属于(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32、对人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的是(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33、化学课上,李鑫因上课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而受到表扬,王旺看此情形后也专心听课并积极回答问题。根据强化理论,这属于(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34、布鲁纳认为,要使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对今后一生有更大的作用,该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相互之间的关联性,是指知识的整体性和事物的普遍联系,而非孤立的事实本身和零碎的知识结论,如生物学上的性向,代数学上的交换律、分配律、结合律和英语中的英语语法结构、构词规则和句型等,上述说法体现了现代教学理论中的(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35、在国家相关部门的推进下,各大短视频平台上线了青少年模式,该模式进行了时间和功能的限制,同时也推荐青少年观看的内容,这是对未成年人进行( )的体现。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36、教育的( )显著标志是非计划性、非预期性,例如教师的行为方式、学校文化等。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37、下列不属于影响问题解决的个体因素是(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38、张老师在知道小强经常早自习迟到后,愤怒地告知小强,以后他都不用再去学校上早自习了,老师做法是(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39、小红的妈妈先后让小红背诵了两篇难度相当、寓意相似的古诗,1个小时之后妈妈检查,发现小红后面一首古诗比前面一首古诗的背诵效果好,这是由于没有受到( )的影响。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40、某县政府为了提高本县中考成绩,将辖区内两所初中列为重点学校并给予政策倾斜,该县政府的做法(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41、小赵与同学的关系不错,但做决定时非常容易受其他人的意见影响。那么他的认知风格属于(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42、“只有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学生的优点,学生才能产生上进心”启示教师(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43、针对某一具体学科领域的特点和学生发展的状况而提出的要求,在《课程标准》出现的,属于(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44、伴随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及教育思想的转变,师德内涵不断融入了( )。 ①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思想 ②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流行文化 ③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观念 ④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道德意识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45、国家制定的《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中第九条和第二十一条规定:中学小学校园周围( )范围内和居民住宅楼(院)内不得设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46、在第三单元测验结束后,陈老师向几名学生颁发了“飞跃进步奖”。因为这几名学生本次测验的成绩比上一单元测验的成绩提高了15分以上,陈老师对学生的这种评价属于(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47、教师个人价值取向和发展的内动力集中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其中,( )是教师职业素养中较为特殊的要求,它涉及职业情感的问题,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48、学生由于觉得某个教师很有魅力而喜欢该教师所教的课程,这是(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49、( )适用于对本校教师进行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培训。具体培训方式有导师带教、校际教师交流、教育教学研究等。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50、教育活动依照教育目的,在实际运行中所出现的与之相吻合的结果,如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等,这是教育( )的表现。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51、强调观察学习是人的学习最重要的形式的理论是(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52、《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注重围绕卫生、劳动习惯养成,让学生做好个人清洁卫生,主动分担家务,适当参加校内外公益劳动,学会与他人合作劳动,体会到劳动光荣。”这一内容要求针对的学段是(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53、16PF是常用于教育管理等工作中的问卷,其制定者是(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54、经济与教育总不是同步进行的,“教育先发展,经济再追赶”表明经济与教育之间的关系是(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55、根据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在( )阶段,个体可能会出现不能整合职业定向、性别角色分化等方面和各种选择,或者无法在其中进行选择的情况。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56、学生将新学的概念“橡皮擦”归到“文具”这一总的概念中,这种学习属于(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57、《教师资格条例》规定,弄虚作假、骗取教师资格的,其教师资格将依法(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58、收留夜不归宿的未成年人,应通知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或向公安机关报告的有效时间是(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59、儿童把外界刺激整合到自身的一个正在形成或已经形成的认知结构中去的过程,称为(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60、下列关于瞬时记忆的表述,错误的是(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61、教育的效果如何,其最终的评价尺度应当是(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62、学生阅读时常使用画重点线的策略,这是利用了知觉的哪一种基本规律?(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63、“圣雄”甘地在年轻时搭乘火车,因为自己的种族而遭受了歧视对待。他把自己受到的歧视性待遇和同胞们的不幸遭遇联系在了一起,从此投身于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甘地这种对待挫折的方式属于(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64、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在各科课程标准中是分层次地体现的,目标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可按三个层次分列,其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属于(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65、教师通过讲解、谈话、报告、讨论、参观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采用的方法是(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66、儿童典型的思维方式是(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67、在现代教学中学生获得知识、认识客观世界的主要途径是(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68、教学内容对学生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学生在教学中获得发展,主要是将内容转化为自己的知识与技能,提高能力和思想培养的过程。教学过程的结构难度与质量直接制约学生学习活动的类型、水平和效果。构建学生的基本事物结构与能力结构,赋予学生特定的价值取向和思想方法,进而影响学生发展的水平,这主要说明?(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69、“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现象指(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70、林华认为鲸鱼生活在海洋是鱼类,后来在课程上,老师讲述了鲸鱼是哺乳动物及其原因,林华便改变先前的观念,认为鲸鱼是哺乳动物。这体现的学习机制是(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二、多选题(每题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题0.9分,共18分)
  • 71、在某种事情或情境下,一段时间内学生会产生相应的情绪状态。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7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规定,我国现阶段教育的“两全”不包括(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73、新课程改革对课程领域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以下措施有利于课程改革的有(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74、信息呈现的顺序会对社会认知产生影响,这种现象是(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75、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在( )方面统一发展的过程。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76、精加工策略包括(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77、下列关于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差别的表述,正确的有(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78、关于CSE评价模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79、根据《教师资格条例》,教师出现( )情形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撤销其教师资格证。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80、下列不属于元认知策略的是(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81、在同伴交往过程中,一些学生自由结合,自发形成的小群体,被称为非正式群体。下列属于非正式群体特点的有(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82、张老师是某小学一年级的班主任,为了让学生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张老师可以(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83、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应当包括(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84、运用现代教学媒体进行课堂教学的常用方式有(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85、[资料]小学六年级的科学课上,王老师先问学生平时是如何吹气球的,学生们议论纷纷,王老师接着将一些液体倒入气球中。系紧球口并晃荡,这时奇迹发生了,气球逐渐膨胀,最后被“吹”得胀鼓鼓的,此时王老师揭穿谜底,倒入的是白醋和小苏打。 然后王老师给每组学生一杯白醋和一小杯小苏打,让学生观察两种物质,并记录其特点。在此过程中,有学生不小心弄洒了杯中的白醋。王老师就强调“要按规矩来,不要碰倒了杯子”,并说可以眼看、手摸、鼻闻,观察结束后,学生汇报,王老师提点评,再把事先准备好的结论用PPT展示给学生看。 接下来,王老师要各小组讨论小苏打和白醋应该如何混合以及混合后还要做什么,在王老师讲的过程中,有学生想将小苏打倒入白醋中,被王老师制止。讨论结束后,王老师要两个学生上台汇报讨论结论,其他学生大多在摆弄小苏打和白醋。 统一实验程序后,开始小组实验了。王老师要求学生取小苏打放入白醋中,仔细观察变化,并且记录下来,五六分钟后,王老师要学生回答实验结果,学生一致说,看到了“大量气泡产生”,但有的学生说还看到有“白色沉淀生成”,有的说小苏打是分几次加入的,有的在加入小苏打后还去闻气味。有的说气味像是洗衣液,有的说和发霉的面包差不多,有的说只闻到醋味,王老师解释说,这是大家加入小苏打的量不同导致的结果。王老师开始提问:“大家说产生的是什么气体?”学生都说是CO2。王老师又问:“你们怎么知道的?”学生A说:“我看到一本书上说,能让人头晕的气体就是CO2。”王老师说不一定。学生B说:“我看到的现象很像打开雪碧的样子,冒出的气体就是CO2。”学生A又补充说:“柠檬酸是白色的重要成分,小苏打里有碳酸氧根,与白醋反应就会生成CO2。”王老师一再强调不要先入为主,争论结束后,王老师做演示实验,将一根点燃的细木条夹着放入一个空杯中,木条继续燃烧,在将其放入小苏打和白醋反应过的杯中,木条就立即熄灭。有学生大声说:“是CO2,因为CO2能隔断空气。”王老师说也不一定,又做第二个实验,在一个杯子中放高矮不同的两根点燃的蜡烛,将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倒入蜡烛燃烧中的杯中,这时下课铃就响了,实验还没做完。 如果你是王老师,将如何实施这堂课?(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86、下列关于素质教育的叙述,正确的有(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87、教师的劳动对社会的贡献是巨大的,然而这种贡献的实际价值又是间接表现出来的,这就是教师劳动成果的(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88、学习了汉语拼音的A、B,再去学习英语A、B的书写就容易得多,这种迁移属于(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89、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强化教师队伍基础作用,围绕( )的工作目标,发展素质教育,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义务教育全过程。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90、学校对高中生可以进行以下何种处分?(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三、判断题(请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每题0.6分,共18分)
  • 91、未成年人有“传播淫秽的读物或者音像制品”行为,应以刑事犯罪论处。(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92、苏格拉底是最早提出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年龄阶段,进行德智体多方面和谐发展教育的教育思想家。(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93、程序性知识是“是什么”的知识,以命题及其命题网络来表征;陈述性如识是“怎样做”的知识,用生产式来表征。(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94、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因此,学生掌握的知识越多,其智力发展水平就越高。(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95、在日常教育中,教育环境大致可以分为教育机构教育环境和社区教育环境两种类型。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96、性格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性格作为动力因素也会影响学生学习的速度和质量。()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97、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某些稳定的、共同的典型特点,这就是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98、对动觉型学习者,教师口头表扬比用手轻拍他们头表示赞扬效果更好。(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99、在新课程中,课程评价主要是为了“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从而促进儿童的发展。 (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100、布鲁纳认为,学习包括知识的获得、转化、评价、实践。(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101、学生智力差异主要表现在三方面:智力类型差异、智力发展水平差异、智力表现早晚的差异。 (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102、教科书是老师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教学规范用书,它是以教师自己的语言按个人的教学方式编写的教学规范知识。(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103、根据我国《教育法》的规定,国家制定学前教育标准,加快普及学前教育,构建覆盖城乡,特别是农村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104、学习任务比较简单时,学习动机强度较低可使学习成效达到最佳水平。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105、奥苏贝尔强调,接受学习未必都是机械学习。 (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106、教学的任务是传授学生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基本技能技巧。 (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107、学校对校舍、体育设施、消防设施、各种仪器设备安全状况,应当每星期检查一次。 (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108、“木”字的掌握影响“森”字的学习垂直迁移的具体体现。 (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109、小学生道德教育应注重榜样引导和正面教育。(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110、品德心理的核心成分是道德认识。(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111、班集体的形成要靠班主任的管理工作。(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112、教育是明显的消费,又是潜在的生产。 (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113、在概念教学中,先呈现例子,在引导学生根据概念的特征,不断修正推导适合的概念,这种概念学习方式是概念接受学习。 (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114、“如何成为一名成功人士?”不属于有结构的问题。(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115、躁郁状态的主要临床症状是心境高涨,思维奔逸和精神运动性兴奋。 (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116、教育制度是随着时代和文化背景的变化而不断创新的,这体现了教育制度的客观性。 (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117、教师的劳动是一种群体和个体相结合的劳动,是通过个体劳动的形式体现集体创造的结果。 (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118、在课程设计模式中,“泰勒原理”在组织学习经验时提出了应遵守的三个准则是连续性、探索性、整合性。 (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119、提供先行组织者的目的是用来帮助学生确定意义学习的心向。 (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120、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重点应放在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上。 (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四、不定项选择题(毎题有一个或多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毎题1.2分,共36分)
  • 121、社会主义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包括(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122、下列不属于教学评价的主要对象的是(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123、玩了一晚上的游戏,第二天上课昏昏欲睡。这属于(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124、提出“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的平行教育的教育家是(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125、实质教育论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是(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126、“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体现了知觉的(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127、“既追求让所有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又追求教育的自由化”体现的教育特点是(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128、小宁能够根据A>B、B>C,则A>C的原理,推出A、B、C的关系,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小宁的认知发展处于( )阶段。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129、下列有关动作技能学习中练习说法正确的是(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130、某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时需根据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131、小明的妈妈想要小明参加兴趣班,并给她提供了钢琴或武术两个选项,可小明哪个都不想去,小明的表现属于(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132、在我国教学论中的“五个环节”教学过程模式中,教师指导学生练习、阅读有关教材或补充教材,围绕所学新知识进行讨论是在( )环节进行的。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133、学生利用加法计算规则推导出乘法计算规则,这属于(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134、让学生实际动手去制作贺卡、图片、模型等物品,以培养其创造性的方法是(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135、某教师对学生说:“我让你们干什么,你们就得干什么。”这种教师属于(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136、教师专业标准在个人修养与行为领域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是(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137、某民办小学拟聘请一名外籍人士担任校长,根据我国《教育法》的规定,该学校的做法(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138、日常生活中,当遇到一个难题束手无策,不知从何入手,不妨试着先把问题搁置一边,去做其他的事情,当再回头看问题时,或许答案真的会“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这句话体现了(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139、一般情况下,上下节课的内容具有密切联系时,上节课最适合的结课方法是了(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140、在学习了“力”的概念后,学生又学“重力”“摩擦力”等,把它们作为“力”的下位概念同化到原有知识结构当中,这就可以丰富学生对力的具体理解,这属于(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141、一个人只要有( ),才能鉴定为“健康”。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142、林老师入职以来,对工作高度负责,总是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对待学生的提问从不敷衍塞责,这表明了林老师能够执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143、“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句俗语为人格的哪种特点作了最好的诠释?(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144、某教师把学生的优秀作文收集起来,未经学生允许私自将学生的作文编入自己编著的优秀作文集,对该老师的做法叙述正确的是(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145、教师在运用讲授法教学时,不能讲得“一览无余”,要给学生的思维留下空间。这表明教师在讲授时要注意(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146、周老师经常对迟到、旷课等影响班级评优的学生进行殴打、罚站、下蹲、扇嘴巴等行为。学校多次对其劝诫,但周老师拒不改正。根据我国《教师法》的规定,学校可以对周老师给予相应的处分,其中不包括(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147、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指导下形成的,以苏联的教育家米丁斯基、凯洛夫为主要代表人物的教育起源说是(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148、学习迁移根据迁移的内在心理机制,把迁移分为同化性、顺应性与重组性迁移。重组性迁移指在初始的体系中确定某些要素成分,调整要素之间的关系,建立适应新形势的新关系。下列属于重组性迁移的是(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149、心理学研究表明,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种线性关系,而是倒U型曲线关系,根据耶克斯—多德森定律的研究,下列关于动机水平的说法正确的有(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 150、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在青少年初期,日渐强烈的需求是( )。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提交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