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河南省招聘服务平台[www.zhaopinya.cn]
手机微信端
|
小程序端
|
招聘报名
|
在线题库
搜索
首 页
事业单位模拟题
教师招聘模拟题
医疗卫生模拟题
幼儿教师模拟题
医院招聘
题库中心
查看地市
全部
郑州市
洛阳市
南阳市
开封市
安阳市
周口市
新乡市
焦作市
濮阳市
商丘市
三门峡市
信阳市
许昌市
平顶山市
驻马店市
鹤壁市
漯河市
济源市
2025年鹤壁市山城区公开招聘中小学教师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三)
本套模拟题难度级别五颗星,通常岗位笔试分数64分以上,可进入面试环节
一、单选题(毎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毎题0.4分,共28分)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1、教师要公正地对待学生,首先是要真正( )。
A
、
尊重和信赖学生
B
、
明确学生客观差异
C
、
明白教育的本质
D
、
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2、( )是学校课程体系中以传授道德与社会性知识、传递道德价值、培养品德实践力为首要和核心目标的正规课程。
A
、
学科性德育课程
B
、
活动性德育课程
C
、
德育隐性课程
D
、
德育显性课程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3、新学期第一堂体育课,张老师对学生进行体能测试,以作为分组教学的依据,这种教学评价属于( )。
A
、
过程性评价
B
、
总结性评价
C
、
个体内差异评价
D
、
诊断性评价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4、某校初一年级的学生小王上课经常迟到,和身边的同学旷课去游戏厅网吧,甚至为了校花和高年级学生打架。学习成绩更不用说了,门门功课挂红灯,尽管班主任贾老师多次找他单独谈话,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小王的行为仍没有收敛,还是经常旷课打游戏,向同学借钱,同学不借就打同学。班上的同学见了他都躲得远远的,虽然偶尔也有进步,但没过两天又恢复原样,贾老师对他失去了信心,据体育老师的反应,小王并不是一无是处,他百米赛跑速度超人,在校运会上,他连续两年取得百米赛冠军,为班级争得荣誉,除此以外,他还特别喜欢弹钢琴,市里举办的大型活动经常邀请他去演奏钢琴。 上述案例,贾老师在对待小王时,要注意衔接,处在低谷时,应注重培养他的( ),在进步时,应予以鼓励,看到不足,在复发时,应确立信心。
A
、
自制力
B
、
自信力
C
、
果断力
D
、
自强力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5、对于一遇到困难就退缩,做事有始无终的学生,教师应注重培养其意志的( )。
A
、
自觉性
B
、
果断性
C
、
自制性
D
、
坚持性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6、社会常常会用“垮掉的一代”来笼统地定义“90后”和“00后”。这一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 )。
A
、
投射效应
B
、
晕轮效应
C
、
首因效应
D
、
刻板效应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7、罗杰斯的学习理论提倡以( )为中心,强调尊重和发挥该主体的主观能动性。
A
、
教师
B
、
学生
C
、
学校管理者
D
、
家长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8、“虎父无犬子;严师出高徒;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根据教育学理论知识,依次排列正确的是( )。
A
、
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教育决定论
B
、
环境决定论、教育决定论、遗传决定论
C
、
教育决定论、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
D
、
遗传决定论、教育决定论、环境决定论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9、波斯纳提出的教师成长公式是( )。
A
、
经验+反思
B
、
学习+反思
C
、
经验+学习
D
、
经验+研究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10、小红花了10分钟背诵《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诗,接着又继续读了5分钟。这种方法属于( )。
A
、
分散注意学习
B
、
滞后学习
C
、
适当过度学习
D
、
超前学习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11、“授之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这句话说明教学中应重视( )。
A
、
知识的传授
B
、
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
C
、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D
、
发展学生的能力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12、教学过程中强调知行统一是( )教育规律决定的。
A
、
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统一培养和提高
B
、
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活动和交往的过程
C
、
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斗争的发展过程
D
、
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过程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13、结构论是布鲁纳教学理论的出发点,注重基本结构、原理、概念的教学有很多作用,其中不包括( )。
A
、
可以使学科更容易理解
B
、
使学科知识更容易记忆
C
、
可以促进迁移
D
、
可以缩小学科知识之间的差异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14、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生效的条件是( )。
A
、
自公布之日起生效
B
、
报全国人大批准后生效
C
、
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
D
、
报国务院批准后生效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15、王老师在教育过程中经常从提高学生的认识入手,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循循善诱,以理服人。王老师采用的德育教育策略是( )。
A
、
疏导策略
B
、
教育的统一性与连贯性策略
C
、
导向性策略
D
、
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策略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16、个体对他人的表情、说话、手势动作的敏感程度以及对此作出有效反应的能力,表现为个人能觉察体验他人的情绪情感并作出适当的反应,根据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这种能力属于( )。
A
、
人际沟通智能
B
、
数理逻辑智能
C
、
言语语言智能
D
、
自我认识智能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17、教师应当取得国家规定的教师资格。国家建立统一的义务教育教师职务制度。教师职务分为( )。
A
、
初级职务和中级职务
B
、
初级、中级和特级职务
C
、
初级、中级、高级和特级职务
D
、
初级职务、中级职务和高级职务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18、一般来说,在回答问题之前倾向于进行深思熟虑和逻辑性思考的学生认知风格属于( )。
A
、
场依存型
B
、
场独立型
C
、
沉思型
D
、
冲动型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19、根据韦纳的归因理论,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将学业成败归于不稳定的、( )原因。
A
、
外部的和可控的
B
、
外部的和不可控的
C
、
内部的和不可控的
D
、
内部的和可控的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20、世界学制演变表明:义务教育延长到哪里,学制就并轨到哪里,最能体现教育机会均等的学制是( )。
A
、
分支型学制
B
、
双轨制
C
、
单轨制
D
、
多轨制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21、让学生进行加减乘除的运算,或在考试中进行单项选择,都属于( )的问题。
A
、
结构良好
B
、
结构不良
C
、
创造型
D
、
发现型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22、人们在出入公共场所时,想当然推门,推不开才拉门,前面受到心理()的影响。
A
、
错觉
B
、
联觉
C
、
思维定势
D
、
功能固着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23、下列哪一学制又称“六三三学制”,且是我国使用时间最长的现代学制?( )。
A
、
壬寅学制
B
、
癸卯学制
C
、
壬戌学制
D
、
壬子癸丑学制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24、古希腊把三艺作为教育内容,这三艺是( )。 ①文法 ②修辞 ③雄辩术 ④辩证法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25、教师素质的核心是( )。
A
、
教师的人格素养
B
、
教师的知识水平
C
、
教师的专业能力
D
、
教师的科学素养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26、关于卡特尔晶体智力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与知识丰富的程度有关
B
、
不同年龄阶段发展的性质不同,有时增长,有时降低
C
、
与实践活动无关
D
、
与经验阅历城府相关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27、表示传统师德非常重视严于律己、身体力行、为人表率的模范作用的先哲名言是( )。
A
、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B
、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C
、
学而时习之
D
、
见贤思齐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28、教师最核心的职业素养与任务是( )。
A
、
教书育人
B
、
交往能力
C
、
合作精神
D
、
实践能力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29、在斯腾伯格的三元智力论的智力成分亚理论中起核心作用的是( )。
A
、
元成分
B
、
操作成分
C
、
知识获得成分
D
、
精神需求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30、“改革考试内容和方法,小学成绩评定应实行等级制、中学部分学科实行开卷考试,重视实验操作能力考查。学校和教师不得公布考试成绩和按考试结果公开排队。”这些国家层面明文规定的要求,出自以下哪个文件?( )
A
、
1985年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B
、
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C
、
1999年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D
、
2001年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31、小明非常喜欢钻研难题,面对难题总是“不达目的不罢休”,一定要解出来了小明才能安心地去做下一道题。这体现了小明意志的( )。
A
、
自觉性
B
、
果断性
C
、
坚持性
D
、
自制性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32、义务教育的特点是具有普遍性和( )。
A
、
强制性
B
、
多元性
C
、
民族性
D
、
等级性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33、新冠病毒疫情当前,大街小巷挂出的警示语如“少吃一顿饭,亲情不会淡”、“科学应对、群防群控、战胜疫情”等起到了很好的教育作用,“警示”教育所产生的强化作用属于( )。
A
、
替代强化
B
、
外部强化
C
、
内部强化
D
、
自我强化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34、“家有三斗粮,不当孩子王”反映的是( )。
A
、
教师政治地位不高
B
、
教师经济地位不高
C
、
教师职业权力不大
D
、
社会对教师职业的认可度偏低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3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 )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
A
、
基本普及
B
、
均衡发展
C
、
注重创新
D
、
提高质量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36、思想品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 )。
A
、
道德认识
B
、
道德情感
C
、
道德意志
D
、
道德行为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37、( )是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项重要原则,这一原则要求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着眼于“授人以渔”,而不仅仅是“投人以鱼”。
A
、
科学性和针对性相结合的原则
B
、
尊重、理解和真诚相结合的原则
C
、
助人和自助相结合的原则
D
、
发展、预防和矫正相结合的原则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38、德育在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中起着( )作用。
A
、
物质基础
B
、
关键
C
、
导向和动力
D
、
基础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39、案例中的教师在教学时主要遵循了( )。
A
、
直观性原则
B
、
启发性原则
C
、
因材施教原则
D
、
循序渐进原则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40、班主任何老师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大事全由学生投票决定,积极发挥班干部队伍的作用。这体现了何老师的领导风格是( )。
A
、
强硬型
B
、
民主型
C
、
放任型
D
、
专制型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41、教育部制定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以下不属于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基本纬度划分的是( )。
A
、
技术素养
B
、
教学设计
C
、
计划与准备
D
、
评估与诊断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42、关于教育的起源,持劳动起源说观点的学者主要集中在( )。
A
、
美国、法国
B
、
英国、德国
C
、
苏联、中国
D
、
希腊、埃及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43、教学内容应体现每门学科的基础概念、基本公式、基本原理,这说明( )。
A
、
逻辑性
B
、
生成性
C
、
基础性
D
、
相关性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44、需要重点监视学生是否遵守规则和程序的年龄阶段是( )。
A
、
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阶段
B
、
小学中年级阶段
C
、
小学高年级和初中阶段
D
、
高中阶段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45、学生陈某不善于交流或沟通,认为自己周围的人不喜欢自己,不接纳自己,没有真心朋友,从而感到很孤独、寂寞,从内容上看,陈某对自己人际关系的意识属于( )。
A
、
生理自我
B
、
心理自我
C
、
投射自我
D
、
社会自我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46、之前人们滑冰都是在冬季,“旱冰鞋”的发明者通过思考把脚上穿的鞋和能滑行的轮子结合在一起,终于制成四季都能用的“旱冰鞋”。这体现了创造性思维特性中的( )。
A
、
独创性
B
、
适应性
C
、
变通性
D
、
流畅性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47、李某的女儿梅梅今年读小学五年级,由于家境贫困,李某决定不让梅梅继续读书,当地村民对此议论纷纷。下列村民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村民甲:李某作为女儿的监护人,有权决定女儿是否读书
B
、
村民乙: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李某不可随意决定女儿是否读书
C
、
村民丙:对于梅梅的这种情况,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保障其就学
D
、
村民丁:李某有义务让梅梅接受并完成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48、情境学习是( )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之一。
A
、
行为主义
B
、
认知主义
C
、
人本主义
D
、
建构主义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49、教育活动的出发点是( )。
A
、
教育内容
B
、
教育目的
C
、
教育质量
D
、
教育途径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50、有些同学既想当班干部为同学服务,又怕耽误时间影响自己的学习,这种动机冲突属于( )。
A
、
双趋式冲突
B
、
趋避式冲突
C
、
双避式冲突
D
、
多重趋避冲突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51、教师节到了,老师对学生所送的礼物( )。
A
、
全部接受,在教师节时可以接受学生的礼物
B
、
区别对待,对学生自制的小贺卡可以适当接受
C
、
婉言谢绝,任何时候都不能接受学生的礼物
D
、
婉言谢绝,尽量避免在公共场所接受学生的礼物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52、初三(1)班,班主任王老师以小兰成绩太差可能影响班级的升学率为由,找来家长试图劝退小兰,这种做法侵犯了小兰的( )。
A
、
人身权
B
、
隐私权
C
、
受教育权
D
、
人格尊严权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53、通过观察环境中他人的行为及其后果而发生的学习是( )。
A
、
模仿
B
、
观察
C
、
发现
D
、
强化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54、教育工作中做到“因材施教”、“长善救失”,符合了人的发展的( )。
A
、
整体性
B
、
稳定性和可变性
C
、
差异性和不均衡性
D
、
阶段性和顺序性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55、《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提出“终身学习”是教师职业的( )。
A
、
基本要求
B
、
内在要求
C
、
师德灵魂
D
、
专业要求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56、小李经常趁同学上体育课的时间,到教室乱翻同学的书包,单老师发现后对他进行了批评教育,但没过多久小李又出现了这样的行为,单老师询问原因,小李说他知道这样不对,但他就是忍不住,此时,单老师应加强培养小李的( )。
A
、
道德认知
B
、
道德情感
C
、
道德意志
D
、
道德行为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57、教师是课程的“消费者”,教师应当按照专家对课程“使用说明”,循规蹈矩地实施教学。这种课程实施的取向是( )。
A
、
忠实取向
B
、
相互适应取向
C
、
创生取向
D
、
工具理性取向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58、合作学习是以学生主动合作学习的方式代替( )。
A
、
教师主导式教学
B
、
学生的被动学习
C
、
个别课堂练习
D
、
家庭作业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59、决定教育事业发展规模和速度的是( )。
A
、
科学技术
B
、
生产关系
C
、
文化
D
、
生产力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60、“故君子之教,喻也”的意思是教育学生,不是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而是开导学生,启发他们主动学习,这是出自于我国第一部教育学专著( )的教学观点。
A
、
《学记》
B
、
《大教学论》
C
、
《论语》
D
、
《论演说家的教育》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61、在教育与发展的关系上,关于维果茨基的观点说法正确的是( )。
A
、
教育只需要适应发展的现有水平
B
、
教育应该走在发展的后面
C
、
学习不存在最佳期限,何时都可以
D
、
教育应该走在发展的前面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62、体育课上学生在练习前滚翻动作时,有一架飞机正巧飞过,很多同学只顾看飞机,却忘记练习前滚翻了。这种注意属于( )。
A
、
有意注意
B
、
无意注意
C
、
有意后注意
D
、
无意后注意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63、学校产生于( )。
A
、
原始社会
B
、
奴隶社会
C
、
封建社会
D
、
资本主义社会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64、小元原本是小叶在入学时结交的第一个朋友,可如今二人的关系却变得非常冷淡,原因是小叶认为小元不仅在学习上帮不到自己,就连一些班级里的事情都一问三不知,反而还经常需要小叶去帮助他,这让小叶觉得自己一直在付出却得不到任何回报。这一现象最适合用人际关系原则中的( )来解释。
A
、
自我价值保护原则
B
、
交换原则
C
、
交互原则
D
、
联结原则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65、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做了一个著名的“双生子爬楼梯”试验来证实自己的学术观点:儿童的学习与成熟是分不开的。当个体的成熟程度不够时,教学就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只有当个体成熟到一定程度时,才能真正掌握学习的内容。格塞尔的观点被称为( )。
A
、
习性学说
B
、
成熟学说
C
、
遗传决定论
D
、
环境决定论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66、在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中,儿童的公正观念和正义感得到发展,道德观念倾向于主持公正、平等。此阶段是( )。
A
、
自我中心阶段
B
、
他律道德阶段
C
、
初步自律道德阶段
D
、
自律道德阶段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67、贝贝在平时学习时经常做笔记,并且对不能理解的知识会勇敢提问。她所采取的学习策略是( )。
A
、
复述策略
B
、
精细加工策略
C
、
组织策略
D
、
计划策略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68、下列属于结构不良问题的是( )。
A
、
求边长为2cm的正方形的面积
B
、
《背影》的作者是谁
C
、
从北京出发乘火车到香港,最好的路线是什么
D
、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69、与智力落后、感官损伤所导致的学习问题不同,学习障碍依靠合适的教育训练能够加以改变。这体现了学习障碍的( )。
A
、
集中性
B
、
差异性
C
、
可逆性
D
、
缺陷性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70、小严同学面对具有多种可能性的问题,倾向于深思熟虑,做出的判断错误较少,他的认知方式属于( )。
A
、
沉思型
B
、
冲动型
C
、
辐合型
D
、
发散型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二、多选题(每题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题0.9分,共18分)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71、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已成为教师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表现包括( )等。
A
、
身体耗竭
B
、
心智枯竭
C
、
情感衰竭
D
、
同事关系紧张,人际关系恶化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72、下列哪些是讲授“鸟”的概念时的反例?( )
A
、
麻雀
B
、
蝙蝠
C
、
老鹰
D
、
苍蝇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7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根本上要靠( )来保障。
A
、
教师
B
、
社会
C
、
法制
D
、
制度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74、根据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并将学习分为( )。
A
、
上位学习
B
、
下位学习
C
、
并列结合学习
D
、
命题学习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75、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 )。
A
、
文献法
B
、
谈话法
C
、
讨论法
D
、
讲授法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76、加涅将智慧技能分成了四类,分别是辨别、概念、规则和高级规则,并指出四类之间存在层次关系下列关于这四类的层次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有( )。
A
、
高级规则的学习以简单规则学习为先决条件
B
、
规则学习以概念学习为先决条件
C
、
知觉辨别以概念学习为先决条件
D
、
概念学习以高级规则梳理为先决条件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77、小明看到同班的小强,原来数学成绩与自己差不多,后来买了一本非常好的辅导书,认真系统地学习了一段时间,现在解题比自己快,成绩也大大超越了自己,于是也买来这本书学习。小明的做法属于( )。
A
、
观察学习
B
、
替代学习
C
、
顿悟学习
D
、
模仿学习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78、以下哪些属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的目的?( )
A
、
增强未成年人的法制观念
B
、
使未成年人懂得违法和犯罪行为对个人、家庭、社会造成的危害
C
、
使未成年人懂得违法和犯罪行为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D
、
使未成年人树立遵纪守法和防范违法犯罪的意识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79、下列关于意志表述,正确的是( )。
A
、
随意运动是意志行动的基础
B
、
克服困难是意志行动的核心
C
、
目的是意志行动的前提
D
、
意志是绝对自由的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80、一项测验的质量分析指标包括( )。
A
、
难度
B
、
区分度
C
、
信度
D
、
效度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81、新课程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倡导( )。
A
、
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B
、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C
、
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能力
D
、
培养学生获得知识的一致性和统一性的能力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82、下列关于德育过程的表述正确的有( )。
A
、
学生品德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培养教育
B
、
德育过程具有反复性,需要反复抓,抓反复
C
、
德育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统一过程,需要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共同努力
D
、
没有社会交往就没有社会道德,参加社会活动和进行社会交往是德育过程的重要基础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83、根据《教育法》的相关规定,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国家教育考试必须由经国家批准的实施教育考试的机构承办
B
、
国家教育考试可以以公民个人名义承办
C
、
国家实行国家教育考试制度
D
、
国家教育考试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确定种类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84、思维的流畅性是创造性思维的三大特征之一,指个体在限定时间内产生观念数量的多少。下列属于思维流畅性的是( )。
A
、
用词的流畅性
B
、
联想的流畅性
C
、
表达的流畅性
D
、
观念的流畅性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85、新中国成立以来,对我国的教育目的的表述虽几经变化,但其基本精神是一致的,就是培养学生成为未来国家、社会发展的实践主体和主人。其基本点包括( )。
A
、
坚持追求人的全面发展
B
、
坚持发展人的创新精神
C
、
坚持培养“劳动者”和“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D
、
坚持发展人的独立个性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86、以下属于皮亚杰认知阶段发展理论中的专有名词是( )。
A
、
图式
B
、
同化
C
、
顺应
D
、
平衡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87、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就是职业角色的多样化,其基本角色包括( )。
A
、
知识的传授者
B
、
心理辅导者
C
、
班集体的领导者
D
、
校长的协助者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88、为了形成合适的教师期望,教师要做到充分了解学生,并注意( )。
A
、
经常与学生沟通,增进亲近感
B
、
多给优等生表扬,少批评惩罚
C
、
相信每一个学生
D
、
加强言语交流,减少动作等非言语行为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89、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有( )。
A
、
连续性与阶段性
B
、
定向性与顺序性
C
、
不平衡性
D
、
差异性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90、德育的形式有( )。
A
、
家庭德育
B
、
学校德育
C
、
社会德育
D
、
社区德育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三、判断题(请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每题0.6分,共18分)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91、普通学校应当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儿童、少年。 ( )
A
、
正确
B
、
错误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92、一个孩子去过几次别人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比他小一点儿的则无法做到,表明这个小孩子的认知发展水平处于感知运动阶段。( )
A
、
正确
B
、
错误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93、少年期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也是可塑性最强、接受教育最佳的时期。( )
A
、
正确
B
、
错误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94、按照多元智能理论,教师应具有比较高的言语智力和自知能力。( )
A
、
正确
B
、
错误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9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是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
A
、
正确
B
、
错误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96、影响人的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遗传、环境和教育三大方面。( )
A
、
正确
B
、
错误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97、就认知风格而言,求异思维方式比求同思维方式更好。( )
A
、
正确
B
、
错误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98、放学后,程明认真在家里做作业,一段时间后听到爸妈的叫喊声,才发现天已经暗下来了,这主要体现注意的分散性。 ( )
A
、
正确
B
、
错误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99、皮亚杰在科尔伯格的研究基础上进行了扩展,提出了人类道德发展的顺序研究。 ( )
A
、
正确
B
、
错误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100、教育对个体和社会的发展有正向功能,没有负向功能。()
A
、
正确
B
、
错误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101、在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中,12-18岁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我同一性。( )
A
、
正确
B
、
错误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102、未成年学生对学生伤害事故负有责任的,由其监护人依法承担相应赔偿责任。( )
A
、
正确
B
、
错误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103、华生认为人的发展完全由环境决定,属于外塑论观点。( )
A
、
正确
B
、
错误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104、讲授法即灌输式教学。( )
A
、
正确
B
、
错误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105、在教学过程发生之前,了解学生具有的各种兴趣或特殊才能,属于诊断性评价的评价范围。 ( )
A
、
正确
B
、
错误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106、过度学习的适当强度是150%。 ( )
A
、
正确
B
、
错误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107、标准化学业成就测验和教师自编测验各有所长,可以相互补充、相互替代。 ( )
A
、
正确
B
、
错误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108、《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该规则的出台有利于将教育惩戒全面纳入法治轨道。 ( )
A
、
正确
B
、
错误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109、知觉是将感官获得的信息转化为有组织和有意义的整体的过程,知觉具有选择性、整体性、恒常性、理解性等特征。( )
A
、
正确
B
、
错误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110、合作学习中,小组的划分一般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原则。( )
A
、
正确
B
、
错误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11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是由国家最高行政机关为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而制定的。( )
A
、
正确
B
、
错误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112、随着需要层次的上升,需要的力量会相应减弱。
A
、
正确
B
、
错误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11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之一是坚持以学生为本、能力为重理念。( )
A
、
正确
B
、
错误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114、教师的观察力是了解学生个性特征、发挥教育机智、因材施教的前提。( )
A
、
正确
B
、
错误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115、我国教育法律关系中,最重要的法律主体是教师和校长。( )
A
、
正确
B
、
错误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116、教学动力来源于教学主体自身,教学主体与教学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教学本身和社会系统。 ( )
A
、
正确
B
、
错误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117、为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新课程建立以学生评价为主,校长、教师、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 )
A
、
正确
B
、
错误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118、按照《实施细则》规定,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可收取杂费。 ( )
A
、
正确
B
、
错误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119、微格教学是以少数学生为对象,在较短的时间内(5-20分钟),尝试做小型的课堂教学,可以把这种教学过程摄制成录像,课后再进行分析。这是训练新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一种重要途径。()
A
、
正确
B
、
错误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120、崇高的威信与真诚的师爱是有效影响学生的重要条件,是完成教育教学工作的一种推动力量。()
A
、
正确
B
、
错误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四、不定项选择题(毎题有一个或多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毎题1.2分,共36分)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121、不少中小学校长表示:“劳动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综合素质、成就幸福圆满人生的有效途径。劳动教育通过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为成就青少年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定坚实基础。”这说明劳动技术教育( )。
A
、
是德、智、体、美的具体运用与实施
B
、
在全面教育中起着灵魂、核心、统帅作用
C
、
能传授学生现代生产劳动知识和生产技能
D
、
能为学生将来的就业准备一定的条件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122、在一定情况下,对个别学生的违法违纪现象,教师可以采用( )手段,以保证教育要求的实现,但不能超越法律的限度。
A
、
停课
B
、
斥责
C
、
体罚
D
、
惩戒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123、为了防止未成年人犯罪,学校应当( )。
A
、
让司法机关代劳
B
、
让居委会或村委会直接负责
C
、
让政府管理部门负责
D
、
聘任法治教育专职教师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124、谢老师在讲课时,采用在黑板上画网络图的方法使学生清晰地知觉课文的内在逻辑关系,这属于促进陈述性知识学习的教学策略中的( )。
A
、
精加工策略
B
、
组织策略
C
、
动机性策略
D
、
多通道策略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125、下列选项中属于建构主义课堂特征的有( )。
A
、
课程内容的呈现是从整体到部分,强调核心概念的掌握
B
、
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依靠原始的资料和可操作的材料进行
C
、
教师通常是通过寻找正确答案来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D
、
教师基本上被看成一个向学生传授信息的说教者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126、小学生小明屡次迟到早退,扰乱课堂秩序,教师和学校可以采取的管理方式是( )。
A
、
体罚
B
、
停课
C
、
开除学籍
D
、
批评教育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127、班主任在编排学生座位时应做好的方面包括( )。
A
、
切忌徇私情,兼顾各种关系
B
、
要充分发扬民主
C
、
要尽量体现互补性
D
、
要适当轮换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128、教师的成长的历程包括关注生存,( )以及关注学生三个阶段。
A
、
教学
B
、
情境
C
、
学校
D
、
待遇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129、学生小东在课堂上出现怪异行为时,老师和同学都不予理睬,他的这种行为便逐渐减少了。这种行为矫正法称为( )。
A
、
强化法
B
、
脱敏法
C
、
消退法
D
、
惩罚法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130、用无意义音节进行记忆研究的首创者和遗忘曲线最先提出者是( )。
A
、
巴甫洛夫
B
、
艾宾浩斯
C
、
詹金斯
D
、
弗洛姆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131、( )的培养目标主要是为人的成长发展奠定德智体各方面的基础。
A
、
基础教育
B
、
学前教育
C
、
中等教育
D
、
义务教育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132、有的人属于“聪明早慧”,而有的人是“大器晚成”,这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
A
、
互补性
B
、
个别差异性
C
、
不平衡性
D
、
阶段性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133、学生小红因上课发言受到老师的公开表扬,他后来发言的次数明显增多了。根据斯金纳的强化理论,这属于( )。
A
、
正强化
B
、
负强化
C
、
消退
D
、
惩罚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134、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的学习策略称为( )。
A
、
组织策略
B
、
复述策略
C
、
计划策略
D
、
调节策略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135、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的作用包括( )。
A
、
预测
B
、
描述
C
、
解释
D
、
控制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136、人们可以通过一些动物的反常行为来推断是否将有地震发生;医生能够通过病人的体温、化验单等判断病人的病情变化,这是思维( )的体现。
A
、
具体性
B
、
概括性
C
、
间接性
D
、
发散性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137、陶冶教育法是中小学德育教育中的常用方法,下列能够体现这种方法的是( )。
A
、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B
、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C
、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D
、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138、加法运算中,懂得利用火柴棍和手指来完成计算活动。根据加里培林心智技能的形成阶段理论,属于( )。
A
、
活动定向
B
、
物质活动或物质化
C
、
有声的外部言
D
、
无声的外部言语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139、下列选项属于隐性课程资源的有( )。
A
、
多媒体课件
B
、
教具
C
、
师生关系
D
、
班级文化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140、兰兰觉得洪洪比自己漂亮,就用墨水弄脏了洪洪的衣服,兰兰的行为属于( )。
A
、
敌意性攻击
B
、
工具性攻击
C
、
随意性攻击
D
、
自我攻击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141、把结课作为引导学生联系课堂内外的桥梁,让他们把学到的知识在课外进行延伸、充实。最适合的结课方法是( )。
A
、
迁移扩展式
B
、
巧设悬念式
C
、
归纳总结式
D
、
对照比较式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142、下列关于我国义务教育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有( )。
A
、
我国实行十年义务教育
B
、
凡年满五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
C
、
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
D
、
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143、个体接受、储存、加工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是( )。
A
、
一般能力
B
、
特殊能力
C
、
认知能力
D
、
操作能力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144、反射是有机体的基本生命活动,分为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以下在学校发生的现象属于条件反射活动的是( )。
A
、
实验课闻到刺激的气味就咳嗽
B
、
被老师批评后见老师就躲
C
、
听到老师叫自己名字立刻起身
D
、
午餐时看到美味的饭菜流唾液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145、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是( )。
A
、
练习法
B
、
讲授法
C
、
演示法
D
、
参观法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146、下列关于教育研究方法描述有误的是( )。
A
、
观察研究是教师最为常用的研究方法
B
、
行动研究是小学教师进行教育研究的重要方式
C
、
实验研究是对典型的案例进行全面的分析
D
、
叙事研究是以讲故事等方式开展的教育研究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147、为了更好的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更好的发展教学,某小学各班在新学期开始时进行了摸底考试,这种评价方式属于( )。
A
、
诊断性评价
B
、
形成性评价
C
、
终结性评价
D
、
过程性评价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148、发一个不熟悉的电话后就忘了,打字员打完字后忘记所打的内容,这属于( )。
A
、
瞬时记忆
B
、
短时记忆
C
、
长时记忆
D
、
无意记忆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149、“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体现( )精神。
A
、
道德感
B
、
美感
C
、
理智感
D
、
激情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150、教师梁某由于长期在教学过程中对未完成作业、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进行辱骂,导致多名学生患有抑郁症而休学。经调查取证确定属实后,教育行政部门给予其撤销教师资格证的处罚,则梁某自撤销教师资格之日起( )内不得重新申请认定教师资格。
A
、
5年
B
、
3年
C
、
10年
D
、
1年
答案解析
纠错答疑
答案:
解析:
微信扫码支付1元
支付后请点击刷新
支付后可查看本套题所有答案和解析,并对考生的难题进行解答
感谢您的反馈,请关注公众号河南省招聘服务平台,您的回复将通过公众号进行推送
提交答卷
试卷答题卡
1、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2、多选题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3、判断题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4、不定项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